就在這次評獎的結果還沒下來的時候,葉小蔓的第二次機會又來了!
一個受到壞死腎髒而威脅生命的小女孩,在生命垂危之際,她的主治醫生對廣大群中呼籲,尋找替換腎源!
這件事一經報道,葉小蔓在救敏銳地感覺到,一次重大的追蹤直播報道的機會來了。
於是主動提出全程跟蹤這件事件的發展,並得到了電視臺領導的大力支援。
很快,透過全國醫療系統內不得資料庫,竟然很快就找到了腎源,但因為腎源是在另外一座城市裡,必須要先將腎源送過來。
腎髒是一位捐獻者提供的,根據手術要求,這個新鮮的腎源必須要在四十八小時之內立刻就為患者移植,否則就沒用了。
那個一直昏迷在重症監護室中,考透析機存活的小女孩,這是她活命的唯一機會了。
各方機構全都動員起來了,運送腎髒,進行手術,必須要爭分奪秒,抓緊一切時間。
葉小蔓帶領團隊,開始了全程追蹤,這次報道的名字就叫“生命的四十八小時!”
這四十八個小時當中,葉小蔓幾乎是沒有休息過,從腎源的出發,她就跟在了飛機上,然後一路護送,到機場,上了醫療救護車,再跟到了醫院裡。
這一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齊備,手術的醫生也臨陣待命,腎源一到,立刻開始手術。
這一過程備受電視觀眾所關注,而其中葉小蔓對裡面關鍵人物的採訪更是整場直播的點睛之筆。
到最後,小女孩成功手術,挽救了生命,被推出手術間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激動得鼓掌歡呼,更有電視觀眾流下了熱淚。
這個節目播出之後,反響太過熱烈,以至於葉小蔓的人氣高到了一個頂點,每天的熱線電話和來信不斷,她已經儼然成為了一個健康鬥士一般。
葉小蔓付出了努力,也收獲了贊譽,很多電視觀眾親切的稱她是最貼心的人,是所有支援人當中最敬業的。
這也等於是葉小蔓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就獲得了事業的成功,而同時也變成了一種鞭策,於是葉小蔓更加努力。
就在年底的時候,全國最佳媒體人的評選結果也出來了,出人意料的是,作為新人的葉小蔓獲得了最佳的殊榮。
不但是如此,第二年的全國最佳主持人的金話筒獎評獎,葉小蔓也在此折桂,拿到這一屆的金話筒獎。
榮譽隨著時間的推移,接連不斷,金話筒獎一開始兩年一次,最後則是一年一次的評選。
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葉小蔓竟然連續拿了五界的金話筒,成為了媒體界和主持人當中無可爭議的第一。
容光的背後,沒人知道葉小蔓為此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努力,而也只有她自己知道,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