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倔強,必須要磨一磨他們的性子!”這是張鏑對日本使團下的論斷,在日宋的外交中,大宋憑藉強大的國力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日本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擺脫被動的地位。但大宋在獲取實際利益的同時,還可以更文雅,吃相更好看些,比如說,用調查的方式,用談判的方式,可以動口,就無需動手。
日本正使安達泰盛可算是個執著的人,為了實現目的可以不惜代價,當日在吳王府的大殿上發了一通酒瘋,還被人像小雞一樣拎來拎去,醜態頻出。但在他本人看來,或許覺得自己是實現了“舌戰群儒”的壯舉呢。這一番鬧,好歹是引起了吳王和大宋方面對日本訴求的重視,事情就算是有眉目了。
回到驛館以後,安達泰盛便派人緊盯事件的進展。
大宋官府的效率很高,只用了兩三天,調查結果就出來了。
“豈有此理,這就是宋國對我大日本的交代!”副使駿和次郎拿著一紙檔案,從驛館外匆匆忙忙進來,看起來臉色很不好。
“怎麼?”
“泰盛大人自己看吧!”安達泰盛暗覺不妙,一把搶過文書,對日本貴族而言,漢話雖然不大聽得懂,但漢字可是通用的,一看文書中的內容,安達泰盛頓時瞪大了眼睛。
文中並沒有預想中對博多這場侵略戰爭的交代,甚至一點解釋也沒有,光從標題上就讓人覺得匪夷所思,“貿易部轉呈日宋商民糾紛之情由”。
“哦哎!商民糾紛,怎麼,這還是商民糾紛?宋國還是不承認侵略嗎!?”
其實那天通譯官就沒給他們轉述清楚,所謂要給他們一個交代就是關於“商民糾紛”的交代,誰說是侵略日本的交代了。
笑話,大宋仁義之邦,怎麼可能用“侵略”這樣的字眼?
再看內容,更是要把人氣壞了,“調查報告”中主要陳述的是這麼幾點“事實”
“事情的緣起是大宋的一支商隊在對馬島正常停泊時,被日本國對馬守護宗重尚敲詐勒索,甚至破壞商隊的船隻,打傷商隊的人員。
接著商隊正當防衛,請來了附近航線的其他商船討回公道,宗重尚“自知理虧”畏罪潛逃,商隊趕到博多,準備向太宰府舉報宗重尚的不法行為。
而後矛盾升級,主要是因為日本方面官官相護,嚴重偏袒不法分子宗重尚,竟指使武裝人員喪心病狂的攻擊人畜無害、童叟無欺、合法經營的大宋商隊。
危急關頭,大宋商隊不得不奮起反抗,雙方互有傷亡。
事情的真相就是這樣的……”
“八嘎!這確定是認真的?確定大宋朝廷給的報告?”
這份報告幾乎顛覆了安達泰盛的三觀,大宋這個國家竟然是如此的流氓,官方的報告竟然是如此的顛倒黑白!
實在是太氣人了!
“還有呢,請看最後!”駿和次郎用手一指,提醒道。
只見最後寫著“請日本貢使收函後及時到鴻臚寺商議賠償事宜。”
“賠償?這還差不多!”安達泰盛的怒氣稍減,宋國雖然無理至極,但如果能對日本的損失有所賠償倒也還說得過去。
第二日一大早,日本使團幾十個人就鬧哄哄的趕去鴻臚寺要賠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