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故宋帆影 > 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

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宋醫相 回到明末玩淘寶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我們英勇的軍隊應該利用好一切有利條件取得勝利,就算沒有條件的時候也應該發現和創造條件,勝利總是靠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

——總理語錄第三輯,記於祥興元年八月初二日,鄱陽湖。

宋元兩軍之間對鄱陽湖的控制權之戰已是勢在必行。

張鏑是海上起家,靠水吃水,起兵以來,水戰未曾一敗。但那相當程度上是依靠著訓練有素的中興水師和堅船利炮的武器優勢。然而現在陳閔的上萬名中興水師遠在東海,正在攻略長江下游州縣,襲擾元軍後路,原有的嫻熟水手和堅船利炮兩樣優勢都不具備,當前似乎並沒有打水戰的條件。

相反,此時張弘範的水上力量卻少見的比中興軍更為強大,除了遼東來的兵馬以騎兵為主,其餘從揚州來的淮東兵、從建康來的江東兵、從鄂州來的荊湖兵等各處兵馬當中都包括了大量的水戰部隊。張弘範在江州把二十萬大軍分為水陸兩軍,約略各有十萬之眾。

陸軍有兩條途徑,從西岸則直接打隆興,從東岸則需要先經過饒州。由於鄱陽湖兩岸港叉縱橫、犬牙交錯,騎兵很難透過,所以陸軍也必須先將人馬裝載上船,用舟師運送至開闊區域。

西岸隆興城北面六十多里的樵舍鎮仍舊是繞不開的釘子,張弘範撤下勞師無功的王惟中和賈文備,換上了作戰經驗更豐富的淮西宣慰使昂吉兒,兵力持續增加到了六七萬人。但樵舍鎮也早就不是最初李安歸的那點人馬了,葉承的八個南征主力師共五萬多人已經嚴陣以待,想要硬啃下來,恐怕那什麼昂吉兒還沒這麼好的牙口。不過葉承和李安歸的部隊基本都是步兵,機動『性』欠缺,哪怕打勝了也沒法殲滅敵人。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想必大機率還是僵持不下的結果。

張弘範又遣萬戶玉圭失率偏師三萬餘人攻擊東岸的饒州,饒州距離鄱陽湖只有三四十里,胡隸的北伐軍會合了禁軍第十一師都統李八哥的部隊駐守此地,共有近四萬人馬。而且胡隸兼任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手下有中興軍最強大的騎兵。中興軍整建制的騎兵主要就是四個旅共一萬多人,有兩個旅五六千人在張鏑的西征軍中,剩餘兩個旅五千多人為了在浙東大造聲勢都在胡隸的北伐軍中。元軍區區三萬人想要打下元首胡隸親自統領的四萬多馬步精兵無異於痴人說夢,玉圭失還是自求多福吧。

陸軍的變數總體來說沒那麼大,主要的勝負關鍵還是要回到水師上來。

張弘範很明白掌控鄱陽湖的重要『性』,這是南取隆興、進而收復江西的關鍵,所以他親自統領十萬舟師,命部將韓晟、淮東都元帥忙兀臺、管軍總管範成中分頭指揮,自江州下湖口,兩千多艘戰船遮蔽湖面數十里,浩浩『蕩』『蕩』奔向中興軍駐紮的鄔子口。

鄔子口原本是呂三彪負責駐守,只有附近湖港徵調的民船三百多艘,臨時組建了數千人的鄱陽內湖水師。以幾千人和三百小船對敵元軍的十萬舟師和兩千戰船,怎麼看都沒有太大的勝算。

元軍幾乎集中了長江中下游的所有水戰力量,有數百艘巨型樓船,長可達十餘丈,寬三四丈,最大者可容士兵千人。雖然與中興水師五千料以上的主力炮艦沒法比,但在內河內湖已經著實算得上罕有的龐然大物了。相比之下,張鏑在鄱陽湖的戰艦數量少,船隻簡陋,以小船為主,大部分是徵用的漁船。

為了應對元軍舟師隨時可能的進攻,張鏑盡力做了更周全的準備。首先抓緊對徵調的漁船進行改造,加制防具,使之更符合作戰需要,大部分漁船都被改造成了艨艟和走舸的式樣。中型的艨艟上都設定了炮位,僅有的幾十門虎威炮、振威炮以及數百門蟾式炮都需集中裝備到最大的三五十艘戰船上,作為臨時組建的內湖水師部隊中的核心,好鋼用在刀刃上。其次繼續沿湖蒐集船隻,並在鄔子口和饒州、隆興等地大造舟筏,幾日內新增大小船隻和木筏五百餘艘只),作為水戰的補充力量,此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最後則由張鏑親自在鄔子口坐鎮並在全軍之中抽調擅長水『性』計程車兵,為鄔子口充實兵力,這並不難做到,中興軍計程車兵來源絕大部分都是在東南沿海,大多會水,還有大量船員水手和漁民從軍,此次在江西雖然沒有正規的中興水師參與,但在二十萬人中抽調三四萬接受過水上訓練有過水戰經驗計程車兵並不太難。

一系列的準備需要一點時間,但張弘範自然不會給中興軍留下足夠的時間,他來的很急,他必須要利用最後的這點水上優勢孤注一擲才有可能扳回一局。

於是這一場眾寡懸殊的鄱陽湖水戰,在條件有限,張鏑還來不及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打響了。

八月初六日,宋元兩軍的水師部隊在康郎山湖面遭遇。

元軍樓船巨大,居高臨下『射』擊小船上的中興軍水兵,還可在水戰中橫衝直撞,將中興軍的小艦撞毀擊沉。

不過中興軍的小船也有優勢,相對大船更為靈活。張鏑針對敵軍鉅艦首尾連線,不利進退的劣勢,將己方艦船分為十幾隊,每隊都配備大小火炮、火銃、弓弩,下令各隊接近敵艦時,先發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敵艦時再用短兵器進行格鬥。

八月七日,雙方展開惡戰。張鏑麾下褚世堯、祝英芝、呂三彪等部率先衝入元軍船陣中。戰場上爆發出震天動地的喊殺聲,密集的箭矢像暴雨般傾瀉下來,各種火器雷鳴般轟響,飛騰的火焰照耀百里之內。

在第一天的戰鬥中,雙方士卒焚溺死者有一二萬之多,鄱陽湖水面被鮮血染紅。祝英芝身先士卒闖入敵陣,所部殺敵一千餘人人,並奪取了元軍一艘樓船。另一炮兵將領周天吉乘風發『射』火炮,焚燬元軍艦船二十餘艘。但混戰中先鋒褚世堯的座艦被元軍樓船集中投『射』火箭險些失火沉沒,元軍乘機反攻。幸虧張鏑派軍及時援救才將敵艦擊退。

初戰,雙方各有勝負。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