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塔剌海雖然勝了一場,卻發現已經不可能突破重圍逃出城外去了,於是只得收兵再次殺回府衙。
殺散了守衙的『亂』兵,薛塔剌海滿衙搜尋朱益孫,但卻遍尋不得,此人機靈,肯定已經不在衙中了。
外面的喊殺聲越來越近,府衙四面都有中興軍和義軍接二連三攻入,與薛塔剌海的親兵們在階前白刃肉搏。
薛塔剌海自知已經無力迴天,反而冷靜下來,在公堂上正襟危坐,等待著最後一刻的到來。
“放下兵器,投降不殺!”
門外的殺聲漸息,大約最後幾名親兵也已折損殆盡了。成群身著紅『色』戎服的中興軍將士衝進公堂,大聲喝令敵人投降。
“放下刀,不許動!”
“哈哈哈……”
薛塔剌海冷冷的笑了笑,拔出腰刀,架上了自己的脖頸。
作為慶元府的達魯花赤、蒙古軍萬戶,勇士的尊嚴讓薛塔剌海不能卑躬屈膝的向宋軍投降。
堂下的將士們還來不及制止,只見他手上一用力,鋒利的刀刃劃破後頸,鮮血猛的飈出數尺之高,薛塔剌海順勢往公案後的交椅上一靠,人死但身子不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條漢子,找個地方埋了吧!”
胡隸從東門入城,收拾完各處零星的抵抗,聞訊來到府衙,正看到薛塔剌海的死狀,這已經算得上是比較體面的死法,雖是韃子,倒也值得敬重。
全城已定,投降的原總管朱益孫也跪在公堂前請罪。
“你無罪,且有功呢,若非你順勢而為,我軍還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本將回朝便保舉你留任慶元,好做,好做!”
朱益孫這個人還是聽話的,在本地的口碑也不壞,而且作為文官並不用擔心他是否會掀出多大的風浪。所以胡隸決定大膽留用,這是為開個好頭,千金買馬骨,讓其餘州縣的降官們都能放下思想包袱。
胡隸北伐,有便宜行事之權,城內平定後,就以大宋朝廷的名義委任朱益孫代理慶元知府,以陸臻白為慶元通判。
“陸押司,你?你是?”
朱益孫有些愕然,陸臻白在府衙裡做了整整兩年的戶曹文吏,自己卻從未發覺他有什麼異常,卻沒料到原來也是宋軍早就埋下的暗子。
“什麼陸押司,這是咱們的陸旅帥,現在還是陸通判了!”有人提醒朱益孫要注意人家的身份變化。
“好,好,將來還要與陸通判和衷共濟!”朱益孫的思想轉變很快。
通判作為知府的副職,與知府共同處理政事,品級雖然不高,但州府中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知府都要與通判共同簽署才有效。同時,通判還可以監督州府主官的各項施政,具有監察職責,實可以算位低而權重。
陸臻白其實是“秀才軍”中的骨幹,不公開的身份是四明山獨立師第二旅旅帥,主管城中的義軍暗線。其人在府衙潛伏已久,嫻於政務,擔任慶元府的副職可以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
此次因朱益孫的配合,慶元城內的五六千新附軍大部分投誠,胡隸也基本原位留用,再加上數千四明山義軍作為主導就足以防守城池。五萬北伐大軍則可以騰出手來全力出擊,攻打後面更重要的目標。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