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易得,壯兵也好再招,但中軍死一個就少一個,尤其是老營的骨幹,死了心疼,最難補充。當初義軍都督府抓軍紀,殺他幾個小軍官,姚大就氣的暴走,正因為老營金貴,對他而言就是命根子。一旦戰事不利,老營自然也是最先跑的,新營見勢不妙,也呼啦啦跟著跑,再輪到壓陣的壯兵,最後的輔軍就跟散開的鴨子一樣,往哪裡跑的都有,如果能夠跟上主力,就有機會升壯軍了。
一連跑了二十多里,後面的元軍還不依不饒的追著,這真把姚大給追急了。中軍雖有騾馬,但大部分不堪馬戰,被騎兵咬上了連還手之力都沒有。看這樣子,到不了高郵,自己手上這點本錢都得報銷掉。
“韃子來了多少人?”
“大約三四千。”
“三四千!?”
印像中,揚州城裡大規模出擊的元軍至少有好幾萬人,但咬著尾巴追的才三四千人,這可把姚大的火氣給勾起了,自己手下老營三千,新營七八千,好歹還有上萬人,也都是騎馬的。只用三四千人來追,未免託大了點吧!
“迎戰!迎戰!迎戰……”
姚大決定殺個回馬槍。
城下的輔軍和壯軍雖已潰敗,但勝在人數眾多,數以萬計的人馬正一群群的往這邊攏,到時可對這這數千孤軍深入的元軍兩面夾擊。
這不是不可能。
幾個月前的高郵之戰就是如此,姚大和瞿根的外圍輔軍被擊潰,元將忙兀臺和範成中揮師深入,卻被內圈的中軍擋住,本已潰散的壯軍和輔軍又收攏了回來將元軍包圍,反敗為勝。姚大認為還可以重複一次這樣的勝利。
經過一陣『亂』哄哄的人喊馬嘶,姚大的命令總算傳達到各支隊伍,奔逃中的人馬不易扼止,各級軍官們連抽帶打把所部兵馬攏住,掉頭做好了迎戰準備。看得出中軍作為姚部紅巾的核心,至少在組織上比下面的脅從們要嚴密很多。
在此期間,元軍也做了短暫的停頓,他們在換馬。
張弘範本部鐵騎都是一人雙馬,戰馬也都具甲,另一匹無甲的馬匹作為備用,方才追擊時騎的是備用馬,預備作戰時就騎上了主戰馬。
姚部紅巾鬆鬆垮垮的隊形使得兵馬的規模似乎比實際多了幾倍,而元軍排列緊密,看著十分精幹。
在追擊中還能保持基本的隊形,張弘範的本部確實精良,姚部紅巾立足未穩,還在『亂』糟糟的整軍,張弘範的騎兵就已經換好馬,跟著主將的旗號發動了衝鋒!
姚大或許有點後悔了,眼前的元軍確實不多,只有三千騎,但他們與地方上普通的駐屯軍、新附軍都不一樣,與忙兀臺和範成中的淮東兵也不一樣,他們有一種特別的氣質,一種殺氣!
在此情形下,姚大所能依靠的只剩下人數優勢了,但戰爭不是打群架,不是人多勢眾就能勝的。
姚部的中軍號稱是百萬紅巾裡精銳中的精銳,現在他們有機會見識真正的精銳了。在敵人強烈的威壓中,他們也驚魂未定的催動了座下的馬騾。
轟的一聲,兩軍相遇,人馬交錯,殺到了一起。
馬蹄過處,倒下一地的屍體,很明顯,倒地死傷者大部分頭上都裹著紅巾,元軍鐵騎像一柄尖刀,猛烈的從紅巾騎兵之間穿過,生生的殺出一條血路,最終從紅巾軍鬆散的佇列中透陣而過。
“媽呀!敗了敗了!”
姚部紅巾的中軍大旗在急急的往後退,最終沒能躲過元軍的攻擊,被斬落了下來。
中軍大旗一倒,幾乎就宣告了失敗,在元軍鐵騎衝擊下已然呈崩解之勢的烏合之眾頓時心膽俱喪。
透陣而過的元軍鐵騎回過頭來再次發動了衝鋒,紅巾騎兵們卻已經失去了所有勇氣也失去了指揮,只顧四散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