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書由張鏑與屬下七個知縣聯署,並將以佈告的形式張貼於各地,公之於眾。
四十七顆作惡多年的腦袋被砍了下來,在場十萬百姓,人心大快,山呼萬歲!
張鏑走上臺前,微笑著招手示意,這讓臺下的百姓越發狂熱的歡呼起來。
四個知縣看著這明顯僭越的舉動,全都目瞪口呆,按照宋廷一向來防地方官比防賊還厲害的“優良傳統”,光邀買人心這一條就足夠給張鏑定個死罪了。但如今,張鏑光明正大的接受百姓們的狂熱擁護,有誰敢放一個屁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個人的行為需要與自身的才德能力相當,否則就叫做“德不配位”,以張鏑的才德和實力,早就已經甩出那流亡海上的行朝八百條街了,之所以還供著趙家這麼一灘扶不起的爛泥,還不是看著他這塊三百年的老招牌嗎?
公審大會以後,五大豪族的勢力被一網打盡,其餘鄉間的中小地主們坐臥不寧,生怕下一步就輪到收拾自己了。腦子靈清些的都主動向官府申報,幾乎是求著官府要把自己的田產分給那些泥腿子。
知縣們都以為自己是在做夢,這麼多年來頭一回發現自己這個官兒這麼好做,這麼有權威。鄉間的牌甲制和三級兵制再沒遇到一點阻礙,全民識字也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
透過沒收查抄各大家族的產業加上原先收回的蒲家和趙家宗親們的田地,張鏑手上已經掌握了泉州大部分的田產,各中小地主又主動投獻。如此一來,整個泉州的土地都可以重新分配,總共一百多萬畝好田,按照編定牌甲時每家實有人口,平分給二十多萬戶百姓,一般每家三四畝到七八畝不等。官府釋出公告,所有田地都是永業田,不準買賣,死後交公重新分配。雖然泉州一直人多地少,這些土地平攤到每個人頭上一人一畝還不到,但精耕細作,每戶幾畝田也基本可以溫飽。
更重要的是,官府還下令免除了百姓田賦,還有身丁錢、免役錢及一切苛捐雜稅。
這倒不是張鏑心血來『潮』一時假大方,而是徵收那些苛捐雜稅效率實在太差,給百姓的痛苦又太大。如果交上來一萬錢,大概有八千都被那些包稅大戶和無良差役吞沒,官府只能得二千,白白便宜了那些不法之徒,而官府卻承擔了所有罵名,這樣的虧本生意張鏑是絕不會做的。實際上光從各大家族手上抄沒的財富就足夠向小民們收租多少年了。
坐擁泉州這樣的天下第一大港,中興社在商業上的獲利就已經極為豐厚,還可以向中外客商徵收市舶稅。查抄各大家鹽鐵之後又是一筆持久的大財源。坐擁金山,又何必去做那吃力不討好的刮地皮的事情呢?
官府還規定糧食必須由官府統購統銷,不得囤積居奇,就算百姓有餘糧,也要透過官營糧店平價買賣,免得『奸』商高買低賣從中漁利,讓百姓吃虧。豐年穀賤傷農,荒年大搞兼併的齷齪事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均田免役,這可是恆古未有,老百姓連做夢都不敢做的事,竟然一朝實現了。此一舉活民無數,泉州萬家生佛,家家戶戶都為張鏑立了長生牌位。
“可要保佑張青天長命百歲!”家住縣東郊安仁鄉絃歌裡東頭莊的莊戶孫陳氏正虔誠的膜拜,口中念念叨叨的。
“百歲怎麼夠,千歲萬歲還差不多呢!”孫陳氏的兒子孫大弟聽見母親的唸叨,補充了一句。
如今張鏑已在泉州確立了絕對的權威,連那些民間傳播甚廣的『迷』信會道門也都被輕而易舉的取締完了。泉州百姓不信鬼神,只信一個青天了!
這世上不要什麼神仙上帝,只要一片朗朗乾坤!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