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故宋帆影 > 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為水我為舟(三)

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為水我為舟(三)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宋醫相 回到明末玩淘寶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邵靳分析的在理,他所說五大家族有三個優勢,或者說是掌握了三個權力。

一個是地權,整個泉州百萬畝土地,平均一人不到一畝,人地矛盾極為突出,而好的耕地幾乎被五大家佔了一半,藉由土地而束縛了大量的農民。

其二是族權,鄉民們都是同族同姓聚居一處,往往一村一寨、一鄉一里集中著幾個姓氏,甚至一縣之中都有幾個大姓佔據人口多數,閩地素來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的說法,泉州的林、鄭、周、吳、張五大家族之所以如此強勢,也正是因為背後有一個龐大的家族為後盾,五家家主都是宗族的大房嫡脈,權力幾乎是天然世襲的。

第三是神權,這又與主持宗族祠堂、祖宗祭祀相結合,常有富家大戶鼓動民眾捐資建廟,組織宗教會社,藉此控制貧民的思想,當然還控制了會社的會田、社田,從精神物質兩方面讓無知的愚民們緊緊依附於組織者身邊。

三種權力相互交織,形成一個個牢不可破的共同體,使得大家族的實力甚至超過了官府。

張鏑是外來者,與五大家族的三個優勢相比,就有三個劣勢。

第一個就是威信未立,以五大家為代表的本地豪族多已在泉州紮根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積威深厚,而張鏑雖然已是名正言順的泉州之主,但老百姓只認現管不認縣官,家族裡的老爺是實實在在看到的、畏懼的,官府裡的老爺卻是幾輩子都未必會打交道的,你說他會怕誰呢?就算張鏑手握強兵,打了幾場大勝仗,老百姓也不過聽個傳說而已,覺得這位知州老爺文武雙全,除此之外對他們的生活沒什麼額外的影響。

第二個劣勢是人地生疏,派了那麼多官吏、人才下去,卻幾乎沒翻出幾朵水花來,這是因為下去的不論是事務官、識字標兵還是正軍軍官,基本不是泉州本鄉本土的人,即使業務精湛,無法融入群眾開展活動也是白搭。

第三是小惠未遍,張鏑入主泉州後即利用中興社打下的基礎,透過惠民『藥』局、養濟院等機構賑濟貧民,開倉放糧,加大施粥、施『藥』的力度,但真正因此得到好處而衷心擁護的畢竟是少數,對於城內外幾萬、十幾萬的流民、災民而言固然是得到了恩惠,但對百萬泉州百姓而言,影響就微不足道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如果沒有一點好處,憑什麼讓老百姓擁護你、跟你混?而宗族大家的家主卻可以利用手上的資源和權力,輕而易舉的籠絡人心,帶頭分點祭禮、修個橋鋪個路、或者青黃不接時緩兩天租,只需將嘴裡吃進去的東西讓出來一點點,就足以讓鄉民們感恩戴德。

這三優三劣都是邵靳在泉州的多年經驗和深入調查得出的結論,基本上與此前張鏑從手下獲得的反饋相一致,這也正是張鏑所憂慮的根源。想要打破五大家族的藩籬,實現對泉州的完全控制絕非易事,這遠不是派出軍隊征服可以解決問題的,純用武力只會引起遍地烽火,將泉州這塊基業打的千瘡百孔。必須恩威並施,文的武的手段都要用,兩手都要硬,讓這百萬之眾徹底的融入自己的事業之中。

“先生有何良策,還望不吝賜教!”張鏑態度誠懇,知道邵靳是有備而來,向領導彙報總不可能只講困難不講辦法吧。

“卑職有三個對策,第一,則以泉人治泉,泉州人傑地靈,歷代不缺忠臣義士,若以國家大義相感召,群賢畢至,治理泉州又有何難事!”

這一點張鏑也已經想到了,打算多派些中興社治下的泉州籍人回來,讓他們到本鄉本土做事,想必能事半功倍。至於廣招賢才,也是應有之義,不如就按邵靳所說的去做,於是微微頷首道“招賢之事,就有勞邵先生了!”

邵靳趕忙避席再拜,誓不辱命,招賢乃是人事任命的大權,派他一個歸降不久的人去做,不僅是莫大的權力,也是莫大的信任。感激的行禮後,繼續獻言道“第二策,釋放公田,以優厚政策廣招貧民屯種,卑職已做過計算,泉州原有公田不過幾千畝,但現已劇增至三十餘萬畝,東翁請看泉州田冊便可知道。這麼多田地足夠屯民數萬家,可集中原有佃戶授以田契,再招無田貧戶補充,減其租賦,豈不是活民十萬的大功德,還怕他們不忠於東翁嗎?”

這段時間以來,泉州變故頻仍,先是蒲家屠了幾千趙氏宗親,後是張鏑抄了蒲家。趙家人不用說,到哪都是佔田大戶,蒲家雖以貿易為主,田產也有不少,兩者相加足有數十萬畝,完全可與五大家族匹敵。這些土地都可以收歸國有,重新制作田契,發放給無地農民,有此大恩,張鏑定會被人當做青天大老爺供起來。這是絕佳的施恩於百姓的機會,並且還能順帶著解決泉州駐軍的糧餉,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邵靳不愧是積年老吏,一下就說到了點子上。

“第三個對策,立威,卑職請將王師斬獲的韃虜首級建成京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建京觀?”所謂京觀就是將敵人屍首堆在一起,覆土築成高丘。前面幾場大戰,張鏑的軍隊殺敵近兩萬,不過其中大部分是漢軍和新附軍,就地掩埋了,只將千餘蒙古真韃和三千多探馬赤軍斬掉首級,帶回來顯耀武功。時值冬季,用石灰防腐後的首級雖未腐壞太嚴重,但這些首級又不能拿來報功,本想埋掉了事,卻被邵靳想出來一個築京觀的法子。

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於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

張鏑不是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的人,打仗也是被迫起來抵抗暴元,本來不願誇耀殺戮,但是現在想來,對敵人的殘酷不能算殘酷,韃子屠殺了幾千萬漢人,漢人又憑什麼不能炫耀韃子的頭顱?立威最好的辦法是殺人,建京觀卻可以不殺人而立威,或者說不用殺活人,只用殺過的死人頭來增加威望值。

泉人治泉、分田推恩、京觀立威。看得出邵靳是下過一番功夫的,三條策略都有針對『性』,有可行『性』,照此施行想必可以使當前的困局大有改觀。

張鏑對邵靳盡心盡力獻計獻策表示肯定,決定即日著手實施,卻聽門房來報說下屬各縣知縣聯袂來訪。

知縣趙瑤。

惠安知縣趙仲臣。

南安知縣康淵。

同安知縣鄭德春。

德化知縣吳一鳴。

安溪知縣趙必練。

永春知縣陳時可。

七縣親民官同時拜見。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