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的中土人不想奪取你們的生命,但如果你們不願意放下武器,他們將發動攻擊!”
寨外的喊話改變了內容,這算是最後通牒了。
烏泰艱難的做了決定,決定向外面的中土人投降,他讓族人們放下武器,開啟寨門,按順序走出寨外。
但是曼敦和阿山堅決的不肯加入投降的隊伍,決定從後門突圍,有兩百多名勇士願意跟隨他們。
烏泰預設了勇士們的突圍行動,他帶著族人們投降是為了免遭屠戮,為了部落的延續,而勇士們的突圍抗爭又何嘗不是為了尋找一條新的生路?只要部落能夠存續,投降並不可恥,突圍也不是背叛。
就在寨門緩緩開啟,大甲族人陸陸續續往外走的時候,後寨幾乎同時發動了突圍攻擊。
包圍大寨的是八部番兵,番兵們打仗指望不上,站個崗、圍個寨子總應該是可以的。但事實證明,這也是高估了他們,這些打醬油的番兵們確實連包圍這件小事也做不好。
後寨是凱達格蘭人在看守,人數有四百多人,正面戰場上他們一觸即潰,也就只能跟在中興社正軍後面打打順風仗。眼下大甲人已成甕中之鱉,讓他們都以勝利者自居,前方招降的訊息更讓他們以為大功告成,喪失了僅有的那一點警惕。誰曾想後寨忽然躍出一大群人,二話不說對著他們就是一頓爆錘,捶的他們幾乎再一次崩潰。好在這些大甲人的目的並不在於殺人,開啟一條通路後就迅速的往南邊竄去了。凱達格蘭人就眼睜睜的目送他們遠去,根本不可能有勇氣追擊。
……
大甲族的族長烏泰被帶進了張鏑的大帳,投降者的身份讓烏泰時刻保持謹小慎微的姿態。他微微彎著腰,小心的抬頭看大帳內的人物,帳中共有七八個人,大多是中土人的裝扮,只有最下方站著的兩人有些不一樣,從衣服和紋面上看像是賽夏人。
除了正中間的位置,大帳中的其他人都是站著的。正中間坐著的男子看著很年輕,但卻英武不凡,不怒自威,有一種特別的氣勢,想必是中土人的頭領。
正當烏泰悄悄打量著帳中人物的時候,上首的那年輕首領說話了,他趕緊集中注意去聽,但一句也聽不懂。
這時站在下方的一名賽夏人打扮的男子開口說道“烏泰族長,我現在向你轉達我們偉大的中土人首領的話。首領說,你是個明智的人,做了正確的選擇。”
這人的話終於是能聽懂了,烏泰連忙把腰又彎了幾分,謙恭的答道“偉大的中土人的首領,您將是這片土地新的主人,我與我的族人都將是您卑微的臣僕!”
經過賽夏通譯一番七彎八繞的解釋,張鏑總算聽懂了烏泰要表達的意思,這恭順的態度還是令人滿意的,他點點頭,對通譯道“你告訴他,大甲人並不會失去他們的土地,我們可以一起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成為鄰居和朋友!”
烏泰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中土人已經打敗了大甲人,但竟然不奪取他們的土地,也不需要他們做奴僕,甚至要和他們做鄰居和朋友,這在弱肉強食的流求部落之間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在烏泰的心中,作為勝利者,要麼就無情的割取失敗者的頭顱,要麼就將失敗者作為奴隸,不會有第三個選擇。過去大甲人就經常獵取北邊的賽夏人的頭顱,而南邊強大的拍瀑拉人也經常捕獲大甲人作為奴隸。
中土人確實是仁慈的啊!
“但是大甲人為什麼要首鼠兩端,一邊同意投降,另一邊又要突圍逃走?”烏泰還沒高興太久,對面忽然丟擲一個嚴重的問題,讓他猝不及防,他慌忙匍匐在地,戰戰兢兢道“偉大仁慈的首領,您忠實的奴僕烏泰懇請您的饒恕,那些逃跑的人背叛了部落,從此以後已經不是大甲族人,他們不會影響大甲人對您的忠誠……”
“那麼,這些背叛者去了何處?”
“東邊的泰雅人,或者南邊的拍瀑拉人,更有可能是拍瀑拉人那裡。”
“我將征討這些背叛者,你和你的族人願意跟從嗎?”
“一切聽從您的吩咐,我偉大而仁慈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