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故宋帆影 > 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

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宋醫相 回到明末玩淘寶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兩百多名新科事務官和第二批移民一同南下呂宋,幾千人加上大量的物資,把幾百艘大船裝的滿滿的。

船隊到港,張鏑與張魯振早已在碼頭親自迎候。漢人移民和事務官將成為中興社在呂宋統治的基礎,是最牢固的基本盤。至此張鏑可以大大的安心,呂宋算是能牢牢地掌控住了,很快就能成為真正堅實的後方。

流求改制之前,中興社主要還是以貿易拓殖的方式佔領地盤,但那是粗放和低效的,遠遠不能將地盤上應有的潛力挖掘利用起來。所以張鏑有意打造一個成熟的統治模式,也即是在流求採取的一系列民、政、軍三方面的改革措施。將來這樣的行政結構可以用到所有新開拓的據點,臺員、望鄉石、澎湖等地,在條件成熟時都將建立官署進行統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這些土地吃下去,把土地上所有的力量糾合在一起。

原先張魯振緊急調來的第一批移民和事務官已經搭好了基本的架子,新到的人便依序安置進去。太平城的宮殿被改為官署,前後兩批共三百多人的事務官很快入駐辦公,八個部門即時就可以運轉起來。呂宋的人口、土地絲毫不亞於流求,實際上是遠遠大於的,統治的力量當然也不能小,可以說太平城的行政結構就是流求自新城官署的複製版,只不過在地位上自新城有首府的意思,而太平城只是太平分社的官署所在地。

在太平分社官署的統籌之下,藉助軍隊的協助,總數一萬餘的移民被穩妥的安置到各個番部之中,並基本保持番漢民數在穩定的比例之內。完成這一步就有了實施牌甲制進行編戶齊民的條件,在番漢尚未融合的情況下,為保證中興社的統治穩定,保、甲、牌三級基層管理者肯定要選用漢人為主。其中保長還被列入事務官序列,由分社官署派發一份全俸,選舉任用需經吏部、戶部、兵部的綜合審定。

有了編戶齊民的細緻管轄,基本就能保證這五六萬番漢百姓的穩定。在此基礎上又可以實施三級兵制,一夜之間就可多出上萬可戰之兵,而且只有為數不多的正兵作為常備軍力,需要日常供養,太平城正兵定額只有一千而已,供給壓力並不大。其餘的都是三丁抽一或五丁抽一的材勇,日常並不脫離生產,只是定期訓練,寓兵於民,幾乎不費一文。而只在農閒集訓的民勇就更多了,有幾萬人就是幾萬兵,雖然不到極端情況下不會用到民勇,但其常規化的訓練也保障了源源不斷梯次遞補的後備兵力。

有成熟的制度體系,軍政之務就可順利進行。張鏑在安置移民,打牢呂宋統治基礎的同時,還不忘忙裡偷閒給一百餘對“姻緣大會”中牽手的新人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集體婚禮。

楊董、曾達等新任的事務官是因為呂宋的統治需要而加急考選出來的,南下前只有三天的時間做準備,相親是加急的,成親也是加急的,哪裡有時間辦一個像樣的婚禮。

而我大宋禮儀之邦,婚禮更是自古所重,如果沒有那麼一個儀式,總讓人覺得不像是正式的夫妻,靠禮部頒發的那一張薄薄的婚書似乎感受不到那種隆重的味道,這難免會成為他們人生的缺憾。張鏑最是善解人意,他深知這些新任的事務官將是中興社的棟樑,是自己可以依仗的力量,何不滿足他們這一點小小的願望呢。

於是整個太平城沸騰起來,處處張紅掛彩。軍旗當作彩旗,軍號鑼鼓奏喜樂,大紅胖襖當新衣。還有數百杆盞口銃被搬下船來,不裝彈丸只當爆竹用。

東粵國的舊王宮範圍甚大,房屋很多,騰出幾百間來作為吏舍,打掃乾淨都分給新人住。

一百多對新人同場成親,不說後無來者,也可稱前無古人。番人們哪裡見過這樣隆重的禮儀,就是漢民們也是聞所未聞。

一時間萬人空巷,遠近番漢百姓都來觀禮,數萬人擁進這個小城,幾乎要將它擠破了。

張鏑特意令人搭建一處高臺,可以讓一百多對新人一同行禮。

三千甲士都被調來為這場婚禮服務,他們在脖頸上繫了紅綢帶,站直了排在城中的主幹道上,將人群分出了一條丈餘寬的路,新人們相扶著慢慢從這人牆中開闢出的路上走過,從摩肩接踵伸頭探腦的人群中走過,從千萬束好奇和羨慕的目光中走過,新郎們驕傲又歡喜,新娘們溫婉又嬌羞,一對對偶作天成,直把圍觀的人們都羨煞。

忽然間鑼鼓歡快的響了起來,喇叭嗩吶興高采烈的叫了起來,遠處的銃炮也湊起熱鬧來,小城前所未有的嘈雜,是前所未有歡樂的嘈雜。

這一日,李若愚做司儀,張鏑為證婚人,張魯振總協調。

“良辰吉期最宜婚娶,請新人攜手上高臺,宜室宜家,福祿駢臻!”李若愚作為司儀,不僅口才好,聲音也洪亮,新人們來到臺前,他先高唱迎接,依次引導上了臺階。

“一世良緣同地久,百年佳偶共天長,新人拜天地!”

“唱隨共效于飛樂,佩王鳴鸞百世昌,再拜祖宗!”

“天成佳耦是知音,共苦同甘不變心,共飲同心酒……”

拜了天地,吃了合巹酒,才算是真的成了夫妻,當證婚人張鏑宣佈禮成,證明這一百多對新人正式結為夫妻的那一刻,臺下頓時響起鋪天蓋地的歡呼。無論番漢,都已經被這喜悅之情所感染,一百多對小夫妻更是緊緊牽手,感動的滿眼熱淚。這是多麼美妙的時刻,這是偉大的時刻。

張鏑用這一場婚禮,讓初來此地漢人移民們安心,也在共同的歡樂慶祝中贏得番民們更多的向心力,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儀式,更要為呂宋的安定團結創造一個好的開始。

呂宋與流求正如雙足,而今兩足已經平衡,就可以穩穩站起來了。站穩了腳跟就能登高望遠,就能走向遠處的目的地。後方趨穩,這一場上萬大軍征伐呂宋的戰役終於可以告一段落了。張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收兵北上,去征伐新的、更廣闊的戰場。

喜歡故宋帆影請大家收藏:()故宋帆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