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趙樟立刻磕頭,“臣罪該萬死。”
“起來吧,都是同宗同族,有錯就改,哀家也不是那不給你們機會的人,來人,修座蜀王府,給新蜀王入住,那些個美人兒便放回去吧。”太后早已心有丘壑,之前趙樟與他祖母恐怕也表了許多忠心,她才勉為其難同意不殺他們。
其實趙淑理解太后的做法,如今削藩搞得天下烽煙四起,正是需要用懷柔政策的時候,將他們都圈到京城來,看著管著,一代代下來,人就廢了。
前世的時候明德帝手段頗為強硬,藩王幾乎沒有好下場的,如今太后執政,算是個好的改變,起碼史書上要好看些。
趙樟祖孫磕了頭,由積雲先帶下去安置了。
溫和以待蜀王后人,相信其他藩王看到了,就不會頑抗,覺得打不贏可能就會降了,有時候不過是為了保命罷了。
與太后說了會兒話,詢問她的身體近況,身體好多了,她才放心,到晚膳十分,趙淑藉機與太后說了林東學的事。
太后頗為驚訝,“此話當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千真萬確,不信您派人去查,以前在江南的時候那個一模一樣的是假的,不知是用了什麼手段,竟然將人做成這般相像,彭老太醫醫術之高明,也不知他們是如何做到的。”說起那個長得一模一樣的,趙淑心裡就膈應得慌,總害怕什麼時候跑出一個來冒充自己。
太后沉凝片刻,“積雲,派人去查一下,切莫認錯了人。”她說完轉而對趙淑道,“如今你也大了,是時候給你父王娶個繼妃了,以前便一直想給他娶個,但總是耽擱,加之你也小,便一直拖到現在。”
趙淑明白她的苦衷,之所以遲遲下不定決心,就是害怕娶錯了人,北鍾家的勢力讓人防不勝防,若娶錯了,毀的便是整個永王府,乃至整個朝廷。
灑然一笑,“祖母早該給父王娶繼妃了,阿君又不是那小氣的人,難道娶了繼妃,皇祖母就不疼阿君了?”
“你啊。”太后戳了一下她腦門,“就知道貧,哀家近來在想此事,但總覺得無人合適,你也知道,你父王這人執拗,不聽勸,哀家不能隨便找個姑娘就賜給他,這樣不但會害了他,也對不起人家姑娘。”
如今這年代能有如此深明大義的婆婆實屬不易,趙淑不由自主的想到衛家,衛鍾氏死了,日後再也無人拿著婆婆的架子來壓她了,想想有些小激動,日後讓衛才韜退下來不問世事,衛家還能是威脅嗎?
更何況,當初送衛廷司去學藝的就是衛老爺子,他肯定是向著衛廷司的,就算不向著,衛廷司是長房長子,又是元帥,誰還能有一爭之力,就算不要衛家,搬出來單過,也不比哪一家差。
只是,自己現在就想這些,是不是有點早?她反應過來,不由得紅了臉。
太后見她心不在焉的,“哀家問你話呢,想什麼那麼入神?”
“啊,皇祖母問我什麼?”她趕緊問。
“哀家問你,覺得哪家的姑娘好,說來給你做繼母,你年紀也大了,還真不好說,早知道哀家在你小的時候便賜婚,也免得你面兒過不去。”太后說著話,手裡正拿著一卷丹青看得仔細。
趙淑湊過去看,只見畫裡是位貌美的女子,婉約端莊,身姿秀麗,“霍家女?”
“霍家三房次女,今年十四歲,若定下來,待你父王平定北邊,天下太平後再完婚,差不多也該十六了,正合適。”她極滿意,“看面相是個會生的。”
趙淑:……十四歲,她今年都十六了好不!
“祖母,不大好吧,這女子下巴太尖,看著尖酸刻薄,換一個。”她很不滿意,開始胡說八道。
太后見她不喜歡,也沒勉強,又拿起另外一張展開來看,“這個好,珠圓玉潤的,家世也好,今年十五,過段時日戰事平定,完婚也不老,看面相就是個有福的。”
趙淑湊過去看,十五歲?楊家女,她和楊家結有樑子呢,雖然現在合作了,但有樑子就是有樑子,私底下見面還是會相互給個白眼的,搖搖頭,“哪裡看著就像有福?臉那麼大,跟盤子似得,哪裡配得上父王,換一個。”
太后原本覺得姑娘長得珠圓玉潤的很討喜,並不覺得臉大,但趙淑一說,到底是祖孫同心,竟然也覺得臉大了,放下畫像,又拿了一張。
“這個好,眼睛大大的,有靈氣,看著聰慧可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有一手好繡工,十四歲,聽說提親的門檻都踏破了,姑娘心氣兒高,揚言要嫁世上最好的男子。”
母親看兒子,怎麼看都是好的。
趙淑不忍打擊,心氣兒這麼高,肯來永王府做繼妃?逗呢。
她組織了一下語言,“皇祖母,這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心氣兒又高的女子,有什麼好,日子過得空谷幽蘭似得,父王本了就是個悶的,再來個細膩的,不得更悶?不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