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火光出現在天際邊的大漢旗幟無疑是徹底的改變了洮河東岸的局勢。
真正見識到了洮河岸旁兩波人在互相搏殺後,那跟著千餘名漢軍前來查探虛實的餓何部族人們也是立馬變了臉色。
因為尚且不知真假跟著漢軍前來的也只有寥寥千人而已,見此情況隊伍之中當即就有十幾人打馬而出重新奔向臨洮城方向呼叫援軍去了。
最先潰敗的越當本來還想著在後方盡力重整軍隊,準備召集潰兵跟隨援軍彌補之前的失誤一雪前恥。
天邊這打著大漢旗號的兩千餘人的出現讓越當剛才付出的努力徹底化為泡沫了。
不單單是中軍開始潰逃了,正被羌人與姜維前後夾攻兩翼義從們也漸漸有些不支了。
等到舉著大漢旗幟的兩千餘援軍越靠越近,慢慢的這個不支就徹底演變成了一場大潰敗。
當越來越多的人向著後方逃亡徹底的形成雪球效應之後,就不是靠著越當一人的努力就能重整旗鼓扭轉乾坤了。
洮河水浪翻滾之中每次都會帶走那麼幾具無名屍體,有著披髮文身的氐人,有著穿著獸皮的羌人,也有著留著特色鮮明辮子的鮮卑人。
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黑髮黑瞳的大魏與大漢兩方的將士們,被裹挾進入洮河的他們唯一的相同點就是再沒有機會睜眼看看這個世界了。
洮河東岸的戰況以姜維所率領的漢羌聯軍宣告獲得慘勝,而西岸的戰況則是以大魏徹徹底底完全的勝利而告終。
悍不畏死與瘋狂並不能彌補羌人與大魏士卒們實力與科技上的巨大差距。
光是半山腰上大魏弓弩手們不要錢一般向著羌人軍陣之中投射的弩箭就直接讓憤怒的羌人們變成了一個個活靶子。
更不用說來自大魏雍州各郡訓練有素的郡兵們了,常年作為前線的雍州各郡光是郡兵就足夠讓敢於起事反抗大魏的逆賊們喝一壺了。
就更不用提駐紮在那些交通要道與堅城雄關之中的那些留守的裝備精良作戰經驗吩咐的部隊了。
如同是報復東岸的姜維軍隊取得的勝利一般,姜維所率領的漢羌聯軍之中洮河西岸留守的六千多名羌人、氐人只剩下了寥寥千餘人堅守在浮橋口。
要麼就是死在了對面的刀劍馬蹄之下,要麼就是藉著浮橋逃往東岸的時候被同袍從本就不寬的浮橋中擠了下去,同那些無名屍體一起陷入了洮河滾滾的浪濤之中。
剛剛經歷過一場大戰的他們再次落入黑夜之中的洮河,這生還的機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窄窄的浮橋連線著洮河東西兩岸,對於這些羌人來說一邊是生一邊是死,生死的選擇根本就不用讓人多想。
而對於處於東岸剛剛獲得勝利的姜維來說切斷浮橋阻塞對岸的主力也不失為一個好計策。
誰也說不準黑夜之中什麼時候又會出現一支大軍朝著自己這邊撲過來,這就是大魏處於主場作戰的優勢之一了。
面臨這場得來不易的勝利姜維第一時間就派出千餘人去追擊潰兵一段距離以防止敵人潰散之後再聚集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