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比乃是羌語,翻譯過來的話則叫做端公,縱觀如今世界能夠像大魏或者說是華夏體系把神權與世俗權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的制度少之又少。
更多的就像現在這樣,羌人之中首領們負責世俗之事,而這些釋比們則更多的掌握著本部落的知識,要知道直到現在羌人還沒有發展出文字這個黑科技呢。
所有的知識也只能透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下去了,作為擁有這個權利的釋比地位比之酋長們可是要高上不少的。
等到這位老釋比發話說了兩句後,連忙點頭答應的芒中用了姜維能夠聽的懂的羌語回覆道:“我知道了!”
回覆完老釋比的話語,重新直起身子的芒中終於開始想起剛才自己去幹什麼了。
望了一眼身後跟來的十幾名陌生人,上前兩步芒中拉過姜維小聲的說道:“將軍,那個迷當說看在釋比的面子上叫你們過去見他!”
聽到芒中的話語,已經開始顯現出日後能夠把鍾會給忽悠瘸了的天賦的姜維眼睛微微一眯。
說了幾句感謝的話語就轉身向著正在修整計程車卒們吩咐了起來,在姜維的吩咐下被茅草掩蓋住的一小車被人推了出來。
等到茅草被士卒們撥開之後,夾雜在糧食之中的十幾枚被捆綁起來的布匹被人送到了姜維面前。
蜀錦這個東西可不單單只是在大魏與東吳暢銷,別說是大魏了就連西域的那些小國王們現在多多少少都收藏著這出自中原的珍貴布料。
細膩的紋路加上極為舒適的面料,人類對於美的追求可並不單單隻限於地域與人種。
至少在這十幾匹蜀錦暴露出來後,那位老釋比忽地又重新睜開了緊閉著的雙眼,兩眼散發而出的精光就連姜維都感受到了。
還沒等老釋比發話,這十幾匹姜維磨了好久嘴皮子換來的蜀錦被分成了兩份。
親自從士卒手中接過一份,同樣戴著皮氈帽的姜維隨著芒中一起捧著這半數的錦布來到了老釋比的面前。
沒有人能夠拒絕這種一眼看上去就極為華麗的布料的誘惑,就連時長呆在山裡的羌人們也不行。
除了給老釋比外,作為燒當羌王的芒中也拿到了屬於他的那一份。
甚至考慮到這些羌人們的水平,姜維還極為貼心的用著羌語向著這些拿到蜀錦的人提醒道若是想要製衣物的話他們可以幫忙。
但很可惜的是,這些精明無比的羌人們沒有一個回答姜維的提議。
羌人部落雖然很少同外界的商旅有過多的來往與聯絡,但這蜀錦的價值他們還是非常清楚的。
見到此種情況,姜維在心中考慮著自己下場是不是直接帶衣物過來的同時也開始跟著芒中去向了那崎嶇的山路之中。
喜歡曹魏天子請大家收藏:()曹魏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