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幾次不大不小的試探與派探子去探聽訊息掌握攻防設施,就連最樂觀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那座新合肥城比之老合肥城更加易守難攻。
但就算是這樣殿中的氣氛依舊熱鬧非凡,有幾個激動的就好像明天對面的曹賊就要完蛋了一般。
孫登說完幾句漂亮話,日常數落完曹賊是有多不得人心,順道孫登還更新了一下曹賊的罪名,在其上新增了曹操得位不正以至於如今曹爽謀逆宗室相殘。
日常罵完曹賊訴說完大吳的正統性,得到了大吳上下群臣百燎上至天子下至宦官們的一致認可後。
上方的孫權也是露出笑容表達了一下大吳宗室之間的互相友愛之情,順便誇讚了一下孫登同幾位兄弟之間的兄友弟恭當為天下表述。
扯了這麼一大圈作為太子的孫登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兒子以為趁此良機當修書一封送予蜀國,若是蜀人能夠同意與吾等一起討逆,則依照先前所言吳、蜀共分天下而治之!”
孫登嘴中的吳、蜀共分天下在某些事情的影響下自然就是個漂亮話而已,除了兩國使者相互來往提一下之外。
吳、蜀兩國的群臣與天子都把這所謂的諾言當成了放屁,真說起來兩國之間的仇怨,相比於虎踞北方的曹魏只會多不會少。
有著漢昭烈帝在白帝城的黯然長逝,若是沒有北方曹魏給予的強大壓力,兩國之間早就不知道打了多少個來回了。
但同樣的道理,在曹魏的壓力與先前的仇怨這兩個選擇之中,吳蜀兩國的主事人們都選擇了暫時放下隔閡,聯手對抗曹賊。
就這樣孫登的提案自是被暢通無阻的透過了,甚至這封書信都是由孫權親筆所寫由五官中郞將丁忠親自送往蜀中呈於劉禪案前。
五官中郞將充任兩國來往的使者倒是非常常見了,而寫信給予蜀國也只是計策中的一環而已。
吳國的君臣從未有全心全意的完全信任過蜀國,就如同蜀漢也完全沒有信任過東吳一般。
真說起來吳國群臣並沒有對於蜀國的反應有多少期待,他們可是清楚的察覺到了自從諸葛亮一死蜀國就完全進入保守階段了。
真正讓值得眾人商討的還是接下來北伐的策略與安排。
而這一封由孫權親筆所寫的相當於是邀請函的書信,在被送到蜀漢之時所引起的反應可遠遠不止東吳群臣所想的那般簡單。
就如同困擾了東吳的主戰派與主和派之爭一樣,現在的蜀漢在喪失了諸葛亮這個微操舵手之後。
鴿派與鷹派之間的鬥爭在諸葛亮隕落於五丈原後的第一天就開始了,被斬的魏延作為第一個祭品被獻上了。
但魏延之死也只是個開始而已,孫權的這一封親筆信已經成了一個導火索了...
喜歡曹魏天子請大家收藏:()曹魏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