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古老的城牆正竭盡所能的守護著這座歷經戰火風雲變幻的城市。
而坐落於洛水北岸的宣陽門此刻大門早已是緊閉,日光漸漸西斜在這個時間段中可正是來往出入洛陽人數最多的時候了。
宣陽門後那些站在原地正焦急等待著的人群也充分的印證了這一點。
而在焦急等待的人群后方銅駝大道上一位商賈領著裝滿貨物車隊正緩緩的朝著宣陽門行駛過來。
身穿華貴蜀錦的商賈騎牽著剛剛掙得的涼州大馬看到宣陽門前聚集的那一堆子人眉頭立即就皺了起來。
只見這剛掙得了不少東西的商賈警惕無比的伸出手示意身後的車隊停在一旁等候。
得到了這人的命令,在他身後那幾十輛大車同那幾百名跟隨過來的傭人立即就牽牛的牽牛,勒馬的勒馬很快就熟練無比的停了下來。
見這些人熟練的身手想來也皆都不是第一次行商了,且這些跟隨商賈行商的傭人們個個都生的壯實無比,絕對是在野外見到了要繞著走的型別。
這個秩序尚未完全恢復的時代,往來天下之間的商賈們除了要防範被那些強人們搶奪外,也能時不時的客串一下匪盜掙點黑心錢與外快。
白來的錢可沒有誰能不要的,尤其是在那些荒郊野外死了個人同死個野狗沒啥兩樣。
能在這種時候往來行商的自不是什麼隨便來一個阿貓阿狗就能玩得轉的,這幾十輛大車組成的最前方一個寫著張字的大旗隨風飄揚。
但透過這面旗幟除了知道這商隊是張家的外,就不知這張家是哪裡的張氏就是了。
在這群人安撫好車隊之中的馬匹牛羊後,這位身穿蜀錦的商賈操著一口在北地不多見的吳地口音向著車隊中小跑過來的跟班吩咐道:“你去問問發生了何事!”
這商賈姓張還操著吳地口音,且這幾十輛大車組成的車隊可不是簡單的一地豪強就能夠湊的齊的。
綜合上述條件來看除這商賈除了出生於那“吳地四姓”之一的張姓也再無其他選擇了。
前去探聽訊息的跟班也沒讓這位處於於“吳地四姓”的張姓商賈等候多久,隨著這跟班把得到的訊息說給商賈聽,這張姓商賈面色頓時一變。
立即就牽著那匹涼州大馬領著車隊朝著來時的道路走去了。
不過,走到一半這張姓商賈好似是記起了什麼東西,連忙又找來那剛剛前去探聽訊息的親信低聲吩咐了兩句。
那親信得到了吩咐也是重新向著宣陽門走去了。
對了,這些行走天下的商賈們除了偶爾客串一下匪盜之外,這擔當間諜線人的工作也是少不了的。
雖然賺錢是他們主要業務,但若是能靠著傳遞訊息混個一官半職相信這天下商賈沒有哪個會拒絕的。
畢竟在華夏曆來的傳統影響下,這滿屋的錢財真遇到了官家與刀劍還是得往後稍稍。
就連這張姓商賈取得了如今的成就也是少不了藉著他這個姓氏紅利的,官府有人好辦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