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宦官之後的曹家憑什麼能夠代替炎漢,從文帝接受獻帝禪讓後,這個問題一直就在無時無刻的環繞在大魏頭上。
固然可以靠著曹老闆的赫赫威望和那些能征善戰的宗室們鎮壓天下一時。
無論對於這件事如何三緘其口,但這個問題可是一直都存在著的。
尤其是南面還有個自稱繼承漢統的逆賊,居然時不時還舉著這大漢的旗子北伐一下,跳的不行,叫人想無視這個問題都難。
其實在明帝時期,先帝就與高堂隆等人開始商議如何為曹家找個靠譜點的理由,也好讓一下胸懷野心的傢伙們消停一下。
最主要,還是能找到個有點說服力的理由,把對面蜀寇的氣勢削減一下。
而恰巧那時候大司馬曹真薨,所以在這位大司馬的墓誌上多了個虞舜的名字,然後就沒然後了。
沒過幾年南面那個舉著大漢旗子的老頭也薨了,沒幾年主導這件事的高堂隆也撒手人寰,這件事這麼不了了之了。
直到今天張魯突然提到了這一茬,這才喚醒了眾人腦海中沉睡依舊的記憶。
而且這張魯的說辭也是嚴明無比,加上那兩樣從大河河畔旁虞舜廟宇中所得到的上古之物,不,應該叫做大魏的天命之物!
立刻,就有不少人如獲至寶的伸長了脖子打量起了現在張魯手持的那片龜甲。
不少人臉上的表情甚至比之曹芳都還要顯得開心許多,見到身後的百官都是伸長了脖子企圖多看幾眼龜甲。
端詳著張魯手中那片龜甲,曹芳也是用著極為驚喜的語氣向著張魯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照閬中侯所言,吾大魏代漢乃是復先祖之事,聖王之舉了?卻是不知其後兩句又有何解?”
聖王之舉這個東西對於曹芳來說其實並不是很重要,這聖王之舉只要願意誰都可以玩一下的。
重要的是,曹芳話語中的那一句復先祖之事,張魯作為能夠在亂世之中摸爬滾打出來的天師道第三任天師。
哪裡會不知道曹芳和現在的諸位公卿大臣最想聽到什麼呢!
這片龜甲其實早就在那曹家小子接受那漢帝禪讓的時候就準備好了,本來張魯的本義是在危險關頭獻上這片龜甲準備用來保命的。
但張魯還沒用上呢,那曹家小子就崩殂了,而後繼位的曹叡有著曹宇在,他完全就不用擔心了。
張魯其實還準備把這東西帶到棺槨裡,沒想到還是用上了。
“九九歸,重瞳一,此讖為天下終歸大魏之兆也!且此字乃是秦篆不同於那句上古之文,亦指書同文車同軌之兆!”
盯著張魯殿內百官也在默默的聽著這位張魯、張天師的頂級理解,對面的曹芳也是很給面子的繼續問道:“朕卻是不知曉,為何此讖乃是為天下終歸大魏之兆?還望閬中候告知!”
“昔者謂天子為九五至尊,而此讖之中雖有陽爻九,但其後並無五爻,因其有二九,所以乃是代指南面二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