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次大朝議給了曹芳太多太多驚喜了,光是先前見到那後世留名的劉淵等人就有些出乎曹芳的意料了。
在接待完劉淵等人後,見到門外的諸侯王們,曹芳還以為事情很快就能按照自己計劃中來進行了。
只不過眼見著曹爽那邊都開始準備了,卻是沒有想到曹譽、曹肇同燕王曹宇橫插了一槓子。
而正當曹芳這樣想的時候,無意中就睹見對面的曹譽慢慢悠悠從懷中掏出的兩樣東西。
這一睹不要緊,當曹芳看清楚那兩樣東西的形制後眼珠子都快瞪下來了,尤其是其中一個東西他熟的不能再熟了。
此刻,對面的曹譽掏出來的是一根青綠色夾雜著些許黑褐色和暗紅色的玉琮。
那內圓外方的形制,其上還不多不少的分割成了大小若一的十二節,其上還裹了一層厚厚的包漿看起來是有些歲月了。
玉琮這個東西在這個時代可並沒有失傳,不久前,曹芳就見到過有人捧著這個玩意前往城外的祭臺祭祀上天。
曹芳之所以會這麼驚訝的緣故,完全是因為他在穿越到這裡的兩個月前恰好就去過蘇州博物館。
裡面珍藏著一隻良渚文化時期出土的玉琮,形制同對面曹譽從懷中掏出來的玉琮是極其相似的。
就算是按現在的時間來算,曹芳估摸著這隻玉琮恐怕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問題是這玉琮在良渚文化時期最大的用處除了祭祀之外,那就是陪葬...
視線從這根不知道什麼用途的玉琮身上移開,曹譽掏出來的另一樣東西也是讓曹芳眼皮都不自覺的跳了跳。
隨著視線望去一片完整的龜甲就這樣展現在了曹芳的面前,其上的小孔和裂痕再加上那旁邊刻著的文字。
一個標準的商人占卜用的龜甲就這樣透過曹譽的雙手展示在了曹芳面前,光這樣也就算了。
畢竟,現在的鄴城距離後世的安陽並沒有多遠,被人挖出些甲骨卜片也非常正常。
問題是那甲骨文旁邊怎麼多出了一行小篆來了?
除了是後人偽造後加上去的這個解釋之外,你總不能讓曹芳去相信商代的祭司們能夠熟練的掌握我大秦的小篆吧?
曹芳現在也只能強行假裝不知道曹譽手中捧出來的這個玉琮與這片龜骨的來歷了。
在曹芳看來有些東西自己心裡知道就好了,最重要的是這放到現在都算文玩的古物將要在曹譽手上發揮什麼作用才是最關鍵的。
這個玉琮與這片龜骨的來歷曹芳倒是真的誤會了對面的曹譽了,這種東西可不是他的。
要是真的得到了這種東西他早就獻上去了,還會等的到曹芳這裡?
要知道光憑玉琮上那層厚厚的包漿和沁心曹譽能夠百分百斷定,此玉琮也只有透過千年時間的打磨才能夠擁有這麼這種質感。
至於那片龜甲上的文字亦是上古之文,在曹譽珍藏的幾個春秋戰國時期的物件上這種也有著與這相似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