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柔八人行禮置過法酒後,接下來就是讓人眼花繚亂的百官覲見置酒了。
隨著大殿內那不斷起身行禮的百官,坐在上首戴著那本就有些重量的冠冕曹芳點頭點的脖子都有點酸了。
碰到一些權高職重的大臣曹芳還要誇獎幾句,大殿內百官置完酒後坐在上首的曹芳也是疲憊不堪了。
不過,這倒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的,最直接的就是在登基二個多月後,曹芳總算是把大多數留在洛陽的大臣與官員們給認全了。
說是認全也不對,殿內這千餘名大臣的名字與職務可是很難一時之間就記下的,曹芳也只能選擇性的記住一些擔任重要職務的大臣。
比如尚書省的那幾位尚書,作為大魏真正的政務處理機構,那幾位尚書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就是那掌握人事還順便典選舉事的吏部尚書盧毓,聽這位的姓氏就知道了。
這位吏部尚書乃是劉備、公孫瓚老師漢末大儒盧植、盧子乾的幼子。
也是從盧毓開始范陽盧氏正式步入了世家大族的序列之中,自此之後一直興盛到唐代位列七姓十家之一。
盧毓也是從明帝時就開始擔任吏部尚書了,這吏部尚書可是擁有典選舉事的權力。
不說別的,孫邕就是這位推薦給明帝用來接任自己侍中的位置的。
所以嘛,這位曾與何駙馬編篡過書籍的侍中屁股坐在那邊還不好說呢!
至於左民尚書也就是日後的戶部尚書郤嘉,還有那五兵尚書也就是日後的兵部尚書薛悌。
再加上旁邊的尚書右僕射王思,這三人可都是出身貧寒,且都是侍奉過太祖的老臣了。
可以說他們三人的存在就是大魏皇權在尚書省最好的體現,也是曹芳重點關注的物件了。
有了王思、郤嘉、薛悌三人的威望與資歷,曹芳只需要一個時機,一個名義就能完全從曹大將軍手中搶過這尚書省了。
而尚書省中的五兵尚書薛悌就顯得格外刺眼了,大將軍可是不常設的,在以往這位五兵尚書權柄也是可以與大將軍相當了。
真要說起來名聲不顯的薛悌可是從文帝起就開始擔任起五兵尚書了。
日後曹芳手中若是真有了這位五兵尚書與領軍將軍蔣濟,兩者要是聯手還真能和曹大將軍打個擂臺了。
而左民尚書郤嘉與尚書右僕射王思就不用多說了,只可惜,現在的曹芳還沒有這個名義來拉攏拉攏這三位老臣。
只能靠著高柔之手先團結一下了,這也是曹芳的無奈了,很多事情就因為曹芳還未親政遲遲不能週轉開來。
瞥了一眼同三公坐在一起的曹大將軍,曹芳心中也只能嘆氣了,只希望這時間還能走的再快一些。
等到這位大將軍按照歷史上那樣讓自己名義上親政,蟄伏了這麼久的曹芳將會給予這位大將軍一個驚喜的。
但問題是,現在的大魏同歷史上已經出現了太多太多偏差了。
不說別的,就自己聰慧的名聲經過這幾個月來高柔等人不斷的宣傳,恐怕已經遠在涼州的官吏都聽說了。
曹爽只要不是弱智恐怕都能從中聞到點什麼不尋常的味道了,就算曹爽是個弱智,但其身邊的幕僚們恐怕也不會全是弱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