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曹芳所戴的冠冕上十二顆旒珠所發出的清脆聲響。
兩人一邊行禮一邊朝著曹芳說道:“臣侍中祭酒侍中)荀顗韋誕)拜見陛下!”
看著槐樹下陰影處朝自己行著禮的兩人,在聽完兩人那等於是自我介紹一般的開場白後。
曹芳心中就有些無奈,雖然曹芳早已經知曉那門下寺已經變成了世家大族的自留地。
但在真親眼見到這種情況之後,心中自然還是有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的。
這門下寺放在以前也就是天子控制和影響朝堂的左右臂膀而已。
其權利看似很大,其實因為伴隨天子左右的緣故,大事自然是要有天子親自授意的。
而那些無關大雅的小事卻又是朝堂百官所達成的共識,自然也沒有多少反駁的理由。
所以,讓世家子弟擔任其內官職自然是有原因的,一來是歷練處理政事的手段,二來就是能和天子親近感情。
只不過,在脫離天子的控制之後,這個執掌門下寺就顯得有些極為刺眼了。
而這位侍中祭酒荀顗自然是不用多說了,聽名字就知道其乃是潁川荀家出身,而且還是那荀彧、荀文若第六子。
就這樣也就算了,但人家可還有個好姐夫,也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制九品中正法的陳群、陳長文了。
且這位侍中祭酒從小就被其姐夫所賞識,再之後便是一套極為標準的流程了。
而荀家和陳家在這大魏代表著什麼自然也就不用多說了。
相比於這位侍中祭酒,一旁的侍中韋誕可也是絲毫不差。
其所在的京兆韋氏也算是世家了,所謂之城南韋杜、去天尺五,已經漸顯端倪了。
這韋杜,自然指的是杜恕所在的杜家與這位所在的韋家了,想到此處,曹芳就有些忍不住朝著右邊的韋誕頭上瞧去了。
在看到那其冠下所顯露出蒼白無比的長髮和鬍鬚之後,曹芳就忍不住有些憐憫的搖了搖頭。
雖然這位侍中足足有六十歲高齡了,按理來說應該早就白髮了,曹芳也不至於顯得如此吧?
但是,如果曹芳沒記錯的話,這位老侍中的白頭髮還真不是按照自然規律形成的。
據曹芳所知這位侍中韋誕的字可是寫的極為精妙無比,後世評之如同龍盤虎據、劍拔弩張一般。
這大魏所制的寶器銘題可都是皆出自這位老侍中之手。
所以,大機率自己現在腰間所掛著的那方齊王小印,其上的章文怕也應該是這位侍中所書寫的。
只是,這字寫的好有時候也有意想不到的壞處。
想到這裡曹芳就不得不提到那位已經躺在高平陵的明帝了。
這位的白髮還真和這位早逝的陛下脫不開關係!
眾所周知,自己這位養父在諸葛亮死後,在逃脫諸葛亮的魔爪之後這位陛下自然也是膨脹了。
開始大修園子閣樓了,尤其是曹芳先前在洛陽宮所模糊看到的那座足足二十五丈高的凌雲閣。
而這閣樓自然是要掛匾題字的,但是由於那匠人的疏忽,字還沒有寫上,就把匾釘上去了。
而這大魏的寶器銘題可都是這位侍中來書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