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著鬍鬚兩人也搖頭晃腦的向著曹芳一同感嘆了人生了起來。
聽著耳旁的張其、顏夏兩人的故事,曹芳看著眼前的那條小溪思緒也漸漸飄到九霄雲外去了。
自己所處的這座山,乃是東接嵩嶽,西達伊闕層巒疊嶂中巍然聳起的大石山。
可以說是與嵩嶽、伊闕共同構成了洛陽南面的屏障。
而在大石山山阿處一座雄壯的陵寢隨山而建,其陵寢中封土高聳甚至與之一旁的小山丘不相上下。
其上三座殿宇成直線排列,在這三座殿宇其下還有一座嶄新的小村落順著那條清澈見底名為杜水的小河流而建。
而沿著這條碧綠的杜水一直向下遊走去,就能見到那為大名鼎鼎的杜康之墓了。
而這條小河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而這名字的由來其中自然少不了那位好酒魏武的身影了。
有著當朝武帝親自吹捧,順著這條小河的沿岸自然是酒香四溢,一座座大小酒坊就坐落在這條杜水周圍。
自然在這周圍大大小小酒坊其上掛著的字號全都是清一色的杜康酒,已經頗有後世的那茅臺鎮的影子了。
也不知道這位被後世尊為酒聖的杜康生前到底有沒有帶過這麼多弟子。
而在這醉人的香氣之中,這條杜水周圍的一切都是閒的那麼模糊,甚至這一座座大小酒坊好似把這條小河都燻醉了一般。
杜水一路上彎彎曲曲的曲折環繞之下,帶著絲絲酒香最終才匯入到了那條伊河之中。
而在杜水上方的這小村落中生活著的自然是守護這座陵寢的守陵人,而在死後能有這種待遇的自然是非帝王莫屬了。
而能當這座帝陵的守陵人也是非曹氏宗室莫屬了,而在文帝的強力打壓下,這也是大多數曹氏宗親的最後的去處了....
這座大石山與其山下靜靜躺著的這位帝王淵源也頗深,可以說這位帝王能登上這九五之位緣由之一也可是因為這座山。
當初這座陵寢的主人明帝曹叡,因為生母文昭甄皇后被賜死的緣故,被當時的文帝曹丕罰為平原侯。
後來,文帝領著時任平原侯的明帝曹叡來到這座山上狩獵。
隨後兩人在山上見到了母子兩鹿,文帝自然是拉起了箭矢射殺了鹿母,隨後就命明帝射殺子鹿。
明帝可能見到此景可能也是想到了什麼,便不從命,隨後向著文帝說道:“陛下已經殺掉母鹿,臣實在不忍心再殺掉它的孩子!”
而在這種情況下說出這種話的,自然也不單單是兩隻鹿這麼簡單了。
自然是說者有意,聽者也有心,回到洛陽宮之後,平原侯曹叡自然是又很快被文帝立為平原王。
隨後就被文帝強行過繼給了文德郭皇后為子,自此明帝嫡長子也就確認了下來。
而現任那位大將軍長史的孫禮為保護明帝準備單挑猛虎的故事也是在這座山上發生的。
喜歡曹魏天子請大家收藏:()曹魏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