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陵殿內這種悲傷的情形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站在靈柩一旁的高柔一聲“入陵!”
頓時站在殿內兩旁的幾百名童子又唱起了“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念茲皇祖,陟降庭止。維予小子,夙夜敬止。於乎皇王,繼序思不忘。”
聽到童子們唱出來的歌詞時曹芳不由微微一顫,在郭氏懷裡勉強抬起了頭感激的看向了一旁站在的高柔。
只見此時的高柔已然是眼眶發紅的看著自己了,曹芳察覺到了那眼神中隱藏著的對於自己的期待與鼓勵。
對於這位老太常的好感不由的又加深了幾分。
當然此時的曹芳可不知道這首詩中隱藏的更深層次的含義。
當然,在沒有經歷過真正殘酷的正治鬥爭洗禮下的曹芳,現在要是知道了也只會拍手稱快而已。
然而此刻能有資格跪坐在這陵殿之中的眾人可都不是傻子,最少都是在這亂世之中摸打滾爬數十年之久的老油條了。
所以殿內的眾人聽到這首詩的時候只是微微一愣,隨後皆都是面色各異的看向了高柔,當然此時殿內眾人的眼神還是疑惑與驚訝居多。
至於為何殿內眾人有這麼大反應?
因為殿內童子們唱的這首詩其中隱藏之中的含義可不一般,尤其是此時唱出來的意味更是有點耐人尋味了。
這首詩名字叫《周頌·閔予小子》乃是當時年幼的周成王除周武王之喪。
將要執政時,朝拜於祖廟,祭告其父王周武王和祖父周文王之詩。
其詩中更是將成王的艱難處境如實敘述,和盤托出,並強調其“嬛嬛在疚”,無依無靠。國君需要群臣,嗣王更需要群臣的支援。
成王這樣年幼的嗣王則尤其需要群臣的全力輔佐。
強調成王的孤獨無援,於示弱示困示艱難之中,隱含了驅使、鞭策群臣效力嗣王的底蘊。
而其後的幾句更是指出了“永世克孝”,側面表達了為人子當盡孝;為人臣則當盡忠。
而之後的“繼序思不忘”出現於末句可並非是偶然,其中重點提及意思乃是成王才是有資格繼承文王、武王開創的大業。
可不要忘了這首詩誕生之時成王身邊可還有出身【宗室】的周公呢,所以在這其中隱含著的意思頗為令人玩味了。
而當年的成王與現在的這位小陛下的處境又何其相似,不也是有著宗室出身的曹大將軍在一旁輔佐嗎?
並且能在先帝下葬時安排童子們唱這首詩除了高柔的手筆還能有誰?
而隱含的意思怕是傻子都能看出來吧。
看了高柔一眼之後,殿內眾人的目光不由的又投向了被郭氏緊緊抱在懷裡的曹芳,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然而殿內跪坐在前排的司馬懿與站站在棺槨旁的曹爽,在聽到這首詩時兩人的面色相反卻是截然相反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