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沒有注意到的是跪坐於殿內靠前的高柔看著曹芳從緊張慢慢變為堅定神色與聲音,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
隨後看了殿內百官一眼,站立起身朝著曹芳鄭重一揖。
手勢直身舉手過額帶著一絲悲傷說道“今大行皇帝不幸崩殂於嘉福殿,然大行皇帝之功德讓人追憶;
功有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以平不臣,德有修崇文觀,而廣明聖聽,任賢致遠,今臣請尊諡為明;
照臨四方曰明;譖訴不行曰明;思慮果遠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賢致遠曰明;總集殊異曰明,是為烈祖明皇帝。”
坐在榻上的曹芳內心微微一嘆,明這個諡號只能算是不上不下吧。至於烈祖這個廟號可是曹叡在位之時自己親自欽定的。
這叫曹芳不由的回想起歷史自己的便宜老爹光榮“功績”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能是在諸葛亮的陰影之下生活太久導致壓力太大,以至於諸葛亮死訊剛剛傳來曹叡就開始膨脹了。
馬上就開始在洛陽大修宮殿、苑圃、宗廟、社穆,整修城池、道路,而自己暫住許昌。
最後用了工徒三四萬人,用了五年的時間,陸續在北宮修建了自己所在的主殿太極殿,與自己剛才路過的奢華無比的後宮正殿昭陽殿。
看了看殿內自己剛宣佈停止繼續建宮殿一大群人鬆了口氣的樣子,自己那短命的老爹能拿到這個諡號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看了看坐在自己右邊此時眼眶又有些泛紅的郭太后一眼,曹芳連忙起身說道“不知諸卿以為如何?”
聽到曹芳的問話,此時跪坐在右旁的曹爽看了看對面正眯著眼睛的司馬懿一眼。
搶先答道“大行皇帝在位之時制《魏律》以明法,設定律博士以明文,可曰明也!”殿內坐在曹爽身邊的眾人聽到曹爽的回答,也都是匆匆起身表示附議。
此時大殿內只剩下坐在司馬懿周圍的諸多官員沒有起身表態。
而等到殿內之人差不多全站起身了,司馬懿才好似剛聽見曹芳的話語一般,終於在殿內眾人注視下緩緩起身說道“老臣附議!”
聽到司馬懿的話語,坐在周圍的諸多官員好似才反應過來一般連忙起身,並不像曹爽的親信一般。
剛起身的眾人先是細數著先帝的賢明,誇的曹芳都懷疑這些人是不是在說曹叡了,最後表示先帝諡明乃是順天應時。
聽著殿內眾人的恭維之聲曹芳雖然內心早有準備,清楚的知道司馬懿的勢力遍及朝野。
但坐在榻上親眼看到殿內的場景眼中還是不免閃過一絲忌憚之色。
內心不由的想到這算是司馬懿的一個小測試嗎?又或者是一個下馬威?
其實這真是曹芳錯怪司馬懿了,依照司馬懿的性格怎麼可能第一天就開始玩這種把戲。
而曹芳也是猶如一個被害妄想症患者一般,下意識的遺忘了司馬懿以六十歲高齡乘車一晚上跑了四百多里之後,還要安排葬禮與他的繼位儀式。
一直到現在也沒休息,這樣的工作強度就算是二三十的青壯年也頂不住啊!
而剛才的司馬懿只不過是太過於勞累閉目養神了一小會而已,要是司馬懿知道自己一個小舉動就引得這位小陛下的猜忌與忌憚,那恐怕拼了老命也要提前站起身吧。
有些緊張的看了殿中依舊躬身作揖的高柔一眼曹芳知道這是在提醒自己要散朝去給曹叡守靈了。
內心感嘆著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上朝吧最後有些百無聊賴的說道“既然先帝諡號已定,諸卿可還有事上奏?”
不過,這只是因為緊張導致曹芳下意識的認為親政等於上朝罷了,等日後曹芳緩過神來也是哭笑不得。
實際上幾個月後自己就開始親臨朝政,聽取公卿百官奏事,當然只是當個吉祥物而已具體事務還是由曹爽與司馬懿共同處置的。
曹芳一邊有些百無聊賴的想著自己以後的悲催生活,有些期待的望向殿內希望真有人跳出來上奏個什麼事。
然而,事實證明曹芳多想了,在這個緊要關頭可沒有人敢蹦出來搞事。
等了一會確定了百官無事上奏了,帶著些許不捨的朝著站立一旁的董箕點了點頭。
看到曹芳的動作董箕心領神會用著哪宦官獨有的嗓音高聲叫道:“百官無奏,退朝!”
喜歡曹魏天子請大家收藏:()曹魏天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