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貼上,稍後捉蟲,希望這麼晚了,親們沒開,等我改完後再看)
第二是,即使有紫薇宗弟子總領陣法,但如此多的修士必定是第一次合作結陣,陣法的協排程也不能完全一體,總有解散之時。
這樣一來,如何能夠讓這些零散狀態的土石穩定的結成一體,就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
看出情勢,小九當機立斷。
自然陣勢的基本原理透過靈識傳念傳入一眾宗門弟子的腦海中。緊接著就分派任務,讓弟子們帶領著各自負責引領的幾名制藝師,分成了十九個小組迅速行動。
把因為浮陸的存在而節餘出的力量用於分層次的打散組成浮陸的每一塊土石,使其重新按照自然陣勢的屬性原理分佈。
而在小九總領指揮各組按律行動的同時,唯一沒有帶隊的紫晴就成為了機動援助人員。
哪個小組行動的質量沒有達到要求,或是哪個小組力有不逮,就由她負責調整和援助。
仙鳳呢,則負責應對突發情況。
浮陸的重組在這樣有序的進展著,而在完全不能探知情境的無底深淵中,那種令人悚然的危機之感還在持續傳來。
以修士的感知靈敏度,他們完全相信,一旦陷入那種危機當中,他們將會沒有絲毫的生機。
在這強力的颶風絞動中,眾修一方面要在調和中竭力保持著陣勢的平衡,使得身形不能下墜;一方面還要隨時跟上以小九為首的紫薇宗弟子的調令,規避風中的大型異物的撞擊。
而後的餘力,才用於有序的重組浮陸。
且對於這些組成浮陸的土石,既然在颶風中都能保持形狀,就代表著它們本身的組成結構也不一般,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打散的。
因此,這樣的過程自然也需要持續很長的時間。
當兩個月過去後,千丈浮陸重組了中央百丈方圓的土石。
這部分土石的穩固性相當高,能夠在他們陣法靈芒的籠罩之外,短時間內經受颶風的絞力而不至於墜落和散掉。
而眾修只需要定期的維護修整,就能使得這部分浮陸相對長久的存在。
這樣的成果自然是令眾修欣喜的。
特別是在此時,維持了兩個多月之久的陣法,一些金丹制藝師已經靈力不足的情況下。
有了這塊小小的浮陸做支撐,他們可以輪換著在此陸上調息修整,用丹藥恢復靈力。
小九迅疾的釋出著一個個調令,改換著陣法的分佈結構,讓調息的修士,按著小組輪換。
其他陣勢中的修士,則還是按著她的要求,繼續重組著土石結構。
隨著浮陸被重組的份額越來越大,他們的情境也一步步的好轉起來。
可於此階段,組陣的元嬰制藝師們出現差錯的次數卻多了起來。
一些被壓抑在心中的不甘和憋屈隨著情勢的好轉爆發了出來。
他們本身就有元嬰期的修為,自從他們結嬰之後,在這修真界中,就與金丹修士拉開了雲泥之別。
在四藝競技賽中,如果不是受到規則的限制,他們的實際實力和制藝造詣都是遠遠超過這些金丹制藝師的。
之前也不過是因為沒有像這些紫薇宗弟子一樣,接受某種完整體系的陣法傳承,所以才出現了差距。
而此時,經過了這幾個月時間跟著這些紫薇宗金丹弟子佈陣。
以他們的勢力和造詣,他們自認為已經領悟到了此種陣法的精髓。
完全由他們這些元嬰期修士來佈陣的話,其效果,肯定會比同這些金丹修士打攪,為了與他們的修為協調而不能發揮出他們應有的實力來,會好上不知多少倍。
這樣一想,自然就不願與這些金丹修士打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