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戰隊的瞭解。
他是從金鑫剛剛踏上p賽場的時候就開始雙排,跟金鑫開黑了這麼久,于禁算是全程親眼目睹了對方的進步。
畢竟金鑫一開始也不是峽谷之巔排名第一,倆人的分數也是一點點打上去的。
夏季賽剛開始時,于禁的感受裡,金鑫的實力屬於能在鑽一、大師局裡把把carry當大腿的“爹”級選手;
如果長期在這個分段混分,面熟之後是有資格主動去向其他人要上單位,而且其他同分段的玩家也願意讓位置。
不過等到夏季賽中期,金鑫跟于禁倆人雙排,逐漸登頂國服峽谷之巔的時候,于禁的感覺就發生了變化。
那時候的金鑫已經擁有著能在國服揚名的實力,每場排位都是4個幸運兒和5個倒黴蛋的對局。
如此顯著的實力提升,金鑫只用了一個月多點的時間。
要說金鑫是單憑天賦走到這一步,于禁是妥妥不信的。
峽谷之巔高分段匯聚了多少國內的頂尖路人王和職業選手,能打到這個位置的,誰沒點天賦?
能擁有首發資格的職業選手,天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職業級裡也有三六九等,區分他們的便是戰隊教練有效的訓練強化。
天賦總歸是有限的,有的人用某幾個本命英雄,因為天賦的加成就會特別有手感,不用打幾盤就能發揮的非常熟練;
但讓他去練其他英雄,可能要花很久的鍛鍊才能擁有適應分段的水平。
比如於禁,正手妖姬反手阿狸,都算是他的中單絕活;
但除此之外,若是讓他選個麗桑卓、澤拉斯之類的英雄,他能打出的水平頂多也就是個白金下游。
于禁不是沒有嘗試過開拓他自己的英雄池,但難度非常之高。
很多人的英雄池裡就那麼5、6個能用的英雄,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去練其他英雄,而是因為要維持“肌肉記憶”。
o裡面每個英雄的技能抬手動作,施法距離、動畫,乃至移速、普攻這些細節都有細微的不同,越是高分的玩家,越會注重這些細節上的東西,他們需要隨時維持自己的狀態。
強行去練新的英雄,很可能導致舊英雄的肌肉記憶發生錯亂,也就通常所說的“沒手感”。
于禁為了能在峽谷之巔高分段站穩,基本也是輕易不敢練新英雄,不然的話,一旦影響他自己的英雄池,那才叫得不償失。
但金鑫跟他相比起來就彷彿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似的。
倆人在峽谷之巔雙排的時候,于禁覺得已經不能用“深厚”來形容金鑫的英雄池,這個詞應該換成“離譜”!
沒錯,非常離譜。
從最開始的劍姬、青鋼影、刀妹這些戰士姐妹花;
到後面的各種冷門上單英雄,比如什麼狗頭、鍊金、蠻王都敢選;
乃至開啟新世界大門後,從射手英雄列表裡選上單。
若是單純亂選英雄,那算不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