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kas教練感到有些意外。
要知道,按照他往年的世界賽備戰經驗,一般情況下,歐美撈比賽區需要重點關注的目標往往不是很多,甚至可能有整個賽區都不足為慮的情況。
問題是隔壁p賽區,最少也應該會有那麼2、3個值得注意的選手才對!
“一個都沒有?”
“不可能吧?”
p賽區作為戰隊數量最多,選手數量最多,以及資本投資最多的賽區,如果要論整體實力的話,跟韓國的ck賽區絕對不相上下。
但也正是因為p賽區的體量巨大,所以各個戰隊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
某支隊伍培養出了發揮亮眼的新秀,可能剛打完一個賽季,第2年就會被其他戰隊花高價挖走;
或者是跟隊伍風格不搭的選手,合約到期後,往往也能很快找到合適的下家。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
賽區體量大。
戰隊數目遠超其他賽區。
跟ck做對比的話,韓國整個賽區也只有10支隊伍,季後賽取前8名,換而言之就是隻要不是倒一倒二就都能打季後賽。
但放在擁有足足18支職業戰隊的p賽區,同樣是取前8名的季後賽,排名前50都未必能拿到季後賽資格!
戰隊和選手多,背後的資本又想借著運營電子競技職業俱樂部賺取收益,這便導致了頂尖級別的選手、教練分散在了不同俱樂部。
有的戰隊可能整體實力不行,但是有那麼1位極強的天才選手,可因為合約的關係,如果沒有俱樂部同意,他就沒法解約。
原本身價1000萬的選手,交付違約金轉會的話,可能需要額外砸進去兩三千萬。
這筆錢會讓很多打算挖牆腳的俱樂部望而卻步。
於是選手就被合約留在了各自的俱樂部裡。
所以p賽區數年來的聯賽環境一直是群雄爭霸的格局。
除掉墊底的幾支魚腩隊,其他戰隊互相之間都有一戰之力,常規賽、季後賽之類的比賽交鋒異常激烈。
這種賽區發展方式,因為比賽看點十足,所以對p職業賽事的商業化發展很有利,但是面對世界賽階段考驗賽區頂尖戰力的較量時,p就很吃虧。
頂尖選手是不缺的,問題是沒法把他們湊到同一個戰隊裡!
比如兩年前進行重組的kog戰隊。
那個時候是實打實地砸了整整1億的巨資,重組隊伍,買頂尖選手;
結果光是打包挖來下路的fy和kiss雙人組,為了支付違約金,花掉了俱樂部整整7000萬的預算!
這直接導致kog後續只能拿著剩下的3000萬,從ck引援了中單oipop和bonbon,然後湊合著繼續使用老上單746,組合成整套陣容。
他們倒是也想組建真正的“銀河戰艦”,但問題是根本沒那個錢把5個位置的p頂尖選手全買齊!<g戰隊的情況比kog還慘,後者好歹還有預算,而g這邊從頭到尾整整3年的俱樂部運營,連從其他俱樂部購買選手的機會都沒有。
只能靠著最初的五人打首發,壓根買不起新人!
p賽區這種激烈的競爭形式導致頂尖戰力不夠集中,所以世界賽裡撞到韓國ck賽區的隊伍就會很吃虧。
韓國俱樂部的兩極分化現象相當嚴重,能進世界賽的戰隊裡基本全是賽區最頂尖的選手;而其他俱樂部的選手往往都處於二流梯隊,水平大概跟華國的d聯賽選手持平。
ck賽區的種子隊伍相當於用著全部隊員都是頂尖的配置,去打p賽區只有2、3個頂尖選手配置的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