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一比零領先,在現場無數觀眾的歡呼聲中,兩隊返回各自戰隊休息室進行中場休息。<g和kog的決賽首戰,討論熱度跟著直接爆表。
<g後少有的“非一邊倒”式對局。<g常規賽裡的比賽,觀眾和粉絲們見到的最多就是g的“人機局”。
顧名思義,把對手當成機器人,吊起來打。
前期動不動三線優勢甚至打穿,到團戰階段,對手直接一觸即潰,瞬間崩盤。
但這場比賽的情況不一樣。
kog戰隊在中路組織了幾波很有威脅的進攻,甚至一度把胡奇彬的卡牌給打到近乎崩盤。
只不過kog需要處理的,還是跟p其他戰隊一樣的老問題:<g時,如何確保上路不過早崩盤。”<g的隊伍都繞不過去的問題。
放生上路,很可能20分鐘不到,賽場上就會出現個三件套的大爹級存在,而且以金鑫喜歡英雄的特性,又往往是那種起飛後能1打多的英雄;
不放生上路,又跟目前版本節奏相悖。
設計師加強的下路射手英雄的數值強度,養出個ad大爹出來,威脅只會比上路更恐怖。
所以必須要將中野的精力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下路支援。<g上路的金鑫有時甚至能將這兩種威脅合二為一。
金鑫在上路攪風攪雨,尤其當他拿到射手類英雄的時候,一旦起飛,那就是雙重威懾:
單人線的發育效率,版本輸出能力最強的英雄定位。
發育成型就會像這場比賽的奎因一樣,團戰能把自己當成c位,一個人攆著對面3、4個人揍。
有關比賽的討論,網路上已是相當熱鬧。
“有一說一,kog打的已經相當穩了,兩隊硬實力有差距,這個實在沒辦法。”
“746不是已經打了好幾年的老將嗎,怎麼在god面前還是跟張白紙一樣單純?”
“那波鱷魚被越塔是貪了吧?”
“講道理也不能說貪,換了誰在那種情況都會嘗試反打奎因,都騎到臉上了,憑什麼不打?”
“只能說god的意識太離譜了,預判閃現,沒那個閃現的話,越塔結果會截然相反。”
“紅色方有unter位,上路抗壓是肯定的,主要問題還是出在下路,莎彌拉牛頭這種版本強勢,沒把對線打穿!”
“加一。同覺得是kog下路有問題,藍色方先搶拿了莎彌拉,結果這場感覺fy跟隱身似的,完全沒聲音!”<g的康特位效果顯著,kog先搶沒有明顯作用,一來一回就有差距了!”
“……”
網路討論的同時,鳳巢體育館現場,kog戰隊的休息室裡,多拉貢教練也在耐心地給隊員總結上場比賽出現的問題:
“下路打的進攻性不夠強。”
多拉貢教練翻著他的速記本,緩緩道。
被點到名的fy臉色有點發紅,不好意思道:“教練,對面的下路打的……我有點找不到機會。”
平時排位的時候,他倒是也跟黃麟撞到過,只不過rank局裡是盲選,而且匹配的路人輔助配合也不像比賽這樣默契。
那時候fy感受到的壓力還沒有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