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排位結束,金鑫沒急著關閉結算介面,而是當著直播間眾多觀眾的面前,認認真真地點了下感嘆號的舉報標誌,開始填寫資訊。
“演員跟惡意掛機區別不大,甚至演員在性質上會更惡劣一些。”
金鑫在峽谷之巔遇到的敢演他的演員少,然而剛到韓服就撞了一波來自韓國的狙擊手演員。
雖然遊戲贏了,而且最後一波團戰金鑫1秀5砍下了五殺的戰績,但這並不妨礙他舉報匹配到的那個打野波比。
對方的演員手段可謂拙劣。
前期悶頭刷野,絕不支援線上,絕不主動刷龍;
中期儘量避免參團,就算要打團,波比也一定是最晚到場的那個。
可以想象,如果這場排位裡的中上不是金鑫跟于禁兩人雙排,換個實力水平稍差的玩家,大機率會被波比給演輸。
演員跟掛機的區別就在於,前者的動作更加隱蔽,如果不是有心研究觀察的話,可能根本發現不了問題。
舉個例子,很多的舉報裁決封號制度都是利用系統自動判定的活躍度分類。
掛機就意味著長時間在某一小片區域保持靜止不動,活躍度幾乎為0,這種可以很輕鬆地從正常玩家裡識別出來,並加以裁決處罰。
但演員從活躍度上分辨不出問題,因為他的英雄也是在正常清兵刷野,甚至還有正面戰績,單純只是儘量不在正面開團,或者開一些明明不能開不起的崩盤團。
裁決系統很難判定這些人究竟是在“演”還是單純的“菜”。
當然,在有刻意觀察過波比行徑的前提下,金鑫可以很明確地判斷,這人就是在演。<g、god”的賬號屬於英雄聯盟官方分發給職業選手的超級賬號。
這批超級號平時都有專人監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相當於是職業選手對外公示的視窗,不管出現什麼問題都會相對較快地獲得處理。
金鑫的舉報也很快收到了反饋:
“您所舉報的玩家經查實存在消極遊戲的情況,裁決系統已做出了賬號全區永久封禁的處罰!”
官方動作也很快。
封號。
拉閘。
不僅僅是隻針對一個角色的臨時封禁或者扣除信譽分,而是懲罰力度最大的全區永久封禁。
換個說法就是,英雄聯盟直接將先前那個演員波比玩家給拉黑了。
他的賬號已經無法在任何伺服器或者大區註冊登入了。
官方反饋一出,金鑫跟于禁兩人的直播間裡,觀眾也是一陣拍手稱快。
“可以!封的好!”
“演員就該封!”
“破壞排位環境的蛀蟲!”
“看來韓服的裁決系統沒有徇私,封的漂亮!”
“演員又怎麼樣,演了god又沒用,而且還會變成一次性賬號,演完就拉閘!”
觀眾們先前看直播的時候,金鑫選個長手上單薇恩,拿出最認真的比賽狀態,從對線到團戰全方位打爆對手,這個過程幾乎時時刻刻都在刀尖上跳舞。
失誤一次都有可能翻車。
造成這樣局面的原因是什麼?
還不是因為有演員搞事,為了4打5能贏,金鑫才不得不提前站出來帶節奏?
如果是個正常的打野玩家,排位取勝絕對不至於贏的如此費勁兒。
眼下排位贏了,演員賬號也被永封,觀眾們跟著出了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