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a論壇的英雄聯盟賽事主版塊。
刀刀幾天前發的宣戰帖,已經硬生生被頂出了上萬樓的回覆量。
公開向粉絲數量眾多的kog戰隊挑釁,立馬便引起了大量的關注。
<g粉別吹了,先看看歷史戰績再說吧。”
幾秒種後,刀刀的回覆就跟提前準備好,只需要複製貼上似的,緊隨而至:
“歷史戰績我看了,最近兩週峽谷之巔和韓服的rank局,kog的5名首發隊員,算上他們擁有的共計16個賬號,總計進行了不到200場練習。”<g戰隊,光是ad位的indos就打了229場,其他人合起來總數突破500場。”<g的平均勝率則高達68。”<vp比例更不用說,kog的隊員只有40贏下的對局能同時獲得vp評分,g戰隊則高達84!”
“請問,兩隊選手的近期歷史戰績誰更好一點呢?”
“……”
雜兵kog粉絲被噎到了。
要論日常練習的rank盤數問題,這確實是kog俱樂部的弱勢。
五名kog的首發隊員,平時都不怎麼喜歡打rank練習。
甚至上單選手“746”曾經在直播的時候還有一句名言:
“只要比賽能贏,你管我打了幾盤rank?”
這句話發表的情境,是一場常規賽比賽前夜,結果746還在深夜直播打csgo,玩的不亦樂乎。
當時彈幕上有人問他,明天就要比賽,不打幾盤rank保持下手感不要緊嗎?
結果746就冒出了這樣一句回覆。
不過,後續的常規賽比賽裡,kog戰隊一如既往地2比0擊敗了對手,所以這事也就那麼過去了。
畢竟比賽確確實實贏了,誰也不好說什麼。
……
緊接著,更高段位的kog粉絲試圖向刀刀發起挑戰:
“rank打的少又怎麼樣,這說明選手水平足夠高,王者分段的排位環境都滿足不了他們的訓練需要!”
刀刀馬上回擊:
“我隨機抽取了兩隊每名隊員和他們排位匹配到的隊友的資料情況。”
<g戰隊,傷害轉化率最低150,最高則高達312,平均值170。”
“隊伍經濟佔比,中下c位不超過35,其他位置不超過30。”
“再看kog戰隊?”
“你們所謂的上單746老將,隨機抽取10場rank對局,經濟佔比大多都在30以上,傷害轉化率平均只有可憐的93,參團率更是全部低於40!”
“請問,這就是kog粉絲們所謂的高於王者分段平均實力嗎?”
“吃路人隊最多經濟,打最少的輸出,參最少的團?”
“……”
第二名挑戰者敗退。
資料砸臉,這種東西沒法反駁。
因為746的打法風格偏穩健,所以遊戲前中期的很多時候,他都會盡可能待線上上。
tp都用來傳送防禦塔補線發育,能不支援就不支援。
傳送或者趕去幫隊友,必定有失敗的機率,但只要待線上上,那就一定可以穩定發育。
更何況,如果對面上單去支援了,他還可以趁機推個兵線,吃個塔皮。
如果對方無功而返,那在上路這種最容易滾雪球的兵線上,很容易就會陷入被746壓制的境地。
所以有時候一場遊戲下來,這種打法就會顯得746的傷害佔比、參團率都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