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蘇若之前教的那樣,小皇帝終於開始了他的飆戲之路。
從昨晚開始,他就為自己準備好了人設——寧願站著死,也不跪著生。
對了,人設這詞他是和蘇若學的。
“朕乃周氏唯一傳人,豈可敗壞祖上名聲!今日,朕便是死,也不會讓攝政王踩在周氏皇族的臉面上!”
【攝政王踩得還少了嗎?!名聲您自己敗壞的還少了嗎?!】
“若讓母后做犧牲,不如朕來!生死何懼!”
【您就是死了,也無濟於事啊!沒用!】
“攝政王膽敢再做什麼出格舉動,朕必定長刀相向,以己之命,換國之幸!”
【換不來換不來!不值錢!】
……
小皇帝在上面慷慨激昂說一句,底下的大臣內心就反駁吐槽一句。
但他們現在不敢說實話,萬一刺激到皇上可就糟糕了,攝政王和太后兩個人的事,他們已經控制不住局面了,如果皇上再鬧起來……
不能想,想想太陽穴都鑽心的疼,站都站不住那種。
“皇上,您莫急,你聽老臣說……”
“皇上三思,微臣認為……”
……
官員們紛紛勸阻。
當然,這些官員不是同一時間召見的,而是三三兩兩單獨會面。
作著鬧著的小皇帝看官員們耐著性子哄自己,絲毫不敢撕破臉的樣子,他甚為爽快。
這些官員在一年前對待自己的態度還是充滿輕視的,現在完全變了,都是蘇若的功勞。
雖然自己這回是借了攝政王的勢以此來威脅,但無所謂,他當下爽快就好。
曾經瞧不上自己的官員,一個個巴結討好,他落了臉色都要勸半天,小皇帝想,蘇若真厲害!料事如神。
這個機會他也不能全都用在“報仇”上,還得藉此時機拉攏朝臣!此刻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態度如何。
這般還不算完,他可以乾嚎,但大臣們卻是不能幹勸,小皇帝趁機提出種種要求,原本大臣們會推諉的事情,現在一口應承下來。
那叫一個前所未有的主動。
以前的小皇帝是想不到這些的,現在他已經能舉一反三了,形式作風也像極了蘇若,畢竟是蘇若教出來的。
小皇帝戲演得過癮,蘇若這邊也不差。
“紅顏多命薄,女子勢弱就該被當作貨品一般待價而沽,隨意犧牲嗎?”
"自出生女子便比男子受更多桎梏,男子喜愛自由可以騎馬雲遊四方,女子便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
大周民風開放,但過來勸蘇若的命婦,都是世族家出來的小姐,能夠遞帖子求入宮,地位可想而知。
這樣出身的她們從小便被家裡嚴格教導,禮儀規矩一刻都疏忽不得,婚事註定不能自己做主,要嫁給一個對家族有利的人。
蘇若這番哭訴的內容,又何嘗不是她們的身不由己。
可能是蘇若的語氣太過悲涼,太過有渲染力,原本要勸她的命婦們,還沒等說什麼,一個個拿著帕娟擦起了眼淚。
蘇若說的這些,完全是她大學時研究的一個課題,說古代女子在封建社會下的悲涼縮影等等。
術有專攻,撞到對口的上面了。
彙集了各個朝代女子悲慼故事的文章,可比當下話本子“殺傷力”更大,在慈安宮待得半個小時,每個命婦離開時都紅著眼眶。
同時從御書房離開,回到自己府邸的官員們,第一件事情就是尋找自己的夫人。
各府下人的回答都差不多,她們說的都是夫人從回宮後,便說累了在房間休息。
過後,官員之間對這事交談說起情況時,非常有共鳴,因為各家夫人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