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上場地的人開始動身,待他們回到盛京後,平場地的百姓們再啟程回去。
接下來官員還需要統計受災情況,房屋重建等因地龍翻身導致的種種後續事宜。
回去的路上,太后的鳳駕在前,攝政王騎馬在側,一路護送著往盛京走去。
坐在馬車裡的蘇若撩開簾子偷偷看了眼騎馬的淳于璟,對著花言使了個眼色,花言會意,立刻走出馬車對謝厚禮道:“謝公公,尋一匹馬來,娘娘想要騎馬出來透透氣。”
一旁的淳于璟聽到後眉頭皺起,今兒是陰天,寒風陣陣,很容易得了著涼生病。
謝厚禮牽來一匹棗紅大馬,蘇若戴上披風帽子,翻身上馬。
見蘇若興致勃勃的樣子,淳于璟嚥下了勸誡之言。
早上從營帳醒來的時候,淳于璟已經不見了身影,花言說攝政王去了平場地,待蘇若等人啟程時,他又剛好趕了回來。
蘇若知道淳于璟在躲自己。
淳于璟想要攬權弄勢登上皇位,蘇若則是要大周強盛,二人立場不同意見相左,淳于璟是怕發生爭吵。
這幾日,若非蘇若那五千精兵來信,盛京這邊絲毫沒有收到攝政王大動作的訊息。
淳于璟大規模調兵,這是準備部署各地兵力,逼宮奪權!
大部分兵力都調到邊北方位,屆時張將軍等人帶兵回盛京清君側,雙方就會發生對戰,淳于璟將兵堵在這,就是為了對付戍邊的將領。
淳于璟這是鐵了心要搶皇位。
蘇若聯絡了張將軍等人,正在想辦法將其他部分的兵力往盛京調,淳于璟的速度比蘇若的軍隊快,若是讓淳于璟的兵力將盛京以及大周主要城鎮佔領,那麼就真的無力迴天了。
現在如果拖住淳于璟,沒人下令,軍隊便不得前進。
如此能讓他的兵力晚於蘇若調來的兵力到達盛京,兩方會產生對峙的情況,不是攝政王兵力單方面威脅的局面。
如此能夠達成一個平衡。
蘇若的計劃便是拖住淳于璟,這也是小皇帝為什麼擔心淳于璟不回盛京的原因,若是人不在,那便不好拖住了。
蘇若也有別的辦法,但哪一種都沒有這個靠譜。
淳于璟多精明的一個人,他發現蹊蹺必然不會上套,唯有利用地龍翻身的事情,讓對方放鬆警惕,不會防備其他。
淳于璟鬆懈這一會兒,便是蘇若的好時機。
看似一切風平浪靜,但蘇若自己知道,若是計劃不成功,那麼大周接下來將陷入風雨飄搖中。
觀察周遭的風景,蘇若看到了來時路上熟悉的景色,就是這裡了……
之所以選擇此處做避讓地,因為這裡周遭除了遠處有一座平山,入眼所望皆是平原。
這個地方百姓叫它一點寒,一點指的就是那座不高的山,寒,則是指這附近的一處約三丈寬的深潭。
潭底深不可測,曾有人下過寒潭,但也僅是看兩眼就趕緊上來,無人敢落底。
據說底下溝壑縱橫,還有嘩啦啦的水流聲,和普通的深潭很不同。
上了年歲的百姓說這寒潭存在的有千年了,裡面的水流通的是崑崙水脈。
寒潭周遭圍著木頭欄杆,百姓甚少來這邊,老人說來到這裡會黴運纏身犯晦氣。
蘇若要利用的就是這個寒潭。
地龍翻身讓寒潭產生了變化,神奇的大自然將底下深潭暴露於面,形成了奔騰的河流,劇情冊子記載當時小皇帝,就是在此處要建造避暑觀景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