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廣場離開後,蘇若去了一趟國師府,是工部侍郎的熊魄現在仍住在國師府。
發現了小皇帝的寶藏地後,蘇若非常不客氣,第二日就去將錢財取了出來,一部分用於修路,一部分先留起來。
現在的修路還暫時用不到太多的銀子,前提籌備工作做足後才能夠進行施工,所以現在熊魄一直在制定修路計劃,天氣越來越冷,路如果凍上了那就不好修了。
還有一些梅雨季節等天氣,欽天監因為修路已經占卜多次天氣了。
眼看要入冬,盛京這邊道凍上沒法修。
熊魄在想著是不是可以從江南那邊開始修起,這樣天氣符合是一方面,許多原料可以直接從江南進,如此還能省些銀錢。
這是熊魄的想法,還沒有對蘇若說,現在看蘇若過來了,正好將此事講一些。
其實便是熊魄不提,蘇若也要說這回事,她只顧著要快些完成任務,忽略了天氣這個問題。
現在聽到熊魄這般提,蘇若哪裡還有不同意。
為了節省時間,熊魄的想法是帶著在盛京招工的百姓一起去,因為江南那邊人力比盛京這邊貴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招到工人。
就是不知道這些百姓願不願意去,畢竟大周的百姓都很忌諱背井離鄉這種事。
這也是熊魄擔心的點。
蘇若聽了之後明白熊魄的顧慮,她笑道:“你現在是工部侍郎,代表的是朝廷,朝廷現在雖然公信力弱,但在修路招工這事,百姓還是信任的。”
“去江南他們若是跟著商隊或許會擔驚受怕,但如果本宮讓護國衛護送,百姓們還會擔憂自己的安危嗎?只要保證自身安全,在年前能夠回到盛京,他們是樂意出去賺錢的。”
曾深度關注百姓情況的蘇若如此說。
沒辦法,日子太苦了。
有了朝廷這層保障,大部分人還是願意試一試的,大家太需要銀子了。
“這事你直接貼告示,講明盛京太冷無法修路的問題,承諾讓大家可以在過年前回來,再加些路程補貼……”
看了熊魄所寫的計劃,在江南本地僱傭的話,的確是還不如從盛京帶人過去,這樣不用再耽擱,到了就能直接幹。
最後如蘇若所想,大部分的百姓都願意去,個別幾個因家中有長輩需要照顧選擇不去。
但等到路修到盛京這邊時,招工官差承諾他們可以繼續過來工作。
如此也算皆大歡喜,蘇若離開國師府時,告訴他到了江南可以聯絡謝家,有事也能有照應。
在工部發出的告示上寫明瞭,明日午時城門集合趕路,許多百姓早早就等著了。
皇上下旨由護國衛相送,道路兩邊都是送行的百姓,因為過去修路的大多都是他們的親人。
統計完人數後,工部給每人都發了一個水囊和燒餅。
百姓們沒想到還沒等走就給發東西,這水囊平時買要一錢銀子貴得很!原本忐忑的內心因為這個水囊而穩定不少。
就這樣,熊魄在第二天的中午便浩浩蕩蕩出門了,蘇若並沒有相送,只是讓他幫忙給南崢帶了封信。
聽著謝厚禮稟報熊魄離京,蘇若想到了熊魄的承諾,對方說到了明年夏天一定能將路修到盛京來。
熊魄在修路一事寫的計劃紙一指厚,這還沒寫完,看起來吊兒郎當的人認真起來頗有幾分靠譜。
“娘娘,皇上來了。”
蘇若現在是待在臥房,只有她在正堂的時候小皇帝才會直接跑進來,小皇帝這點分寸還是有的。
聽到花夕的稟報,蘇若起身去了正堂,小皇帝和謝嶸都在。
他們是來說一說蘇若給他們安排任務的完成情況,如蘇若所料,這二人現在都不知道蘇若離開皇宮在外面待了幾天的事兒。
“母后,事兒辦得差不多了!”
小皇帝一臉喜色,他沒想到自己在短短三四天就做好了事情,這是他打死都沒有料到的。
蘇若讓二人坐下喝杯茶順順氣,然後再細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