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了考量的蘇若,不再糾結自己讀心術聽到的那些,轉了話頭問起淳于璟所說的江湖之人。
淳于璟自會看眼色,蘇若有些反常的行為告訴他,點到為止,眼下最好不要繼續了。
以後總有再親的機會。
蘇若沒有問江湖人和淳于璟到底有什麼舊怨,她只是想弄清楚江湖人的危險性,以及若是江湖中人會做些什麼襲擊。
蘇若來到大周,她給自己的定位很明確——炮灰。
如劇情冊子裡所寫的話,可能連炮灰都算不上。
沒有主角光環的她格外惜命,這次回盛京若不是和淳于璟同行的話,按照計劃,蘇若會隨軍隊回盛京。
這是她來之前和北威將軍聯絡好的,但有淳于璟在,所以她放棄了這個方案。
結果千算萬算,最後還是讓自己陷入危險之中。
那些武林人士淳于璟不看在眼裡,蘇若卻不得不為自己的性命尋求保障,不說她自己,身邊跟著的小皇帝、謝嶸、熊魄等人,真來了江湖人襲擊,哪個看起來都不像是命長的。
她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刀劍無眼,便是淳于璟能夠顧及她,其他人呢?
蘇若有些避諱沒有深問那些舊怨,淳于璟倒是不在乎,說起了自己和江湖人那邊的淵源。
他是這麼開頭的。
“當年臣初入官場,三元及第登新科……”
蘇若聽出了淳于璟對自己說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
——安葑的新科狀元算什麼,當年我可是三元及第!
初入官場的狀元爺淳于璟被調進了華林院,那是大周新組建的機構,主要用於壓制日益壯大猖狂的武林人士。
淳于璟的做法說起來很簡單,他深入武林各門派,將各派之間的仇恨拉滿。
在他暗地裡推波助瀾之下,先後出現了十山論劍,奪刀大會,秘籍之爭等多種比試場合。
各個門派之間因此仇恨越來越深,最後互相攻擊,為的就是奪取天下第一門派的名頭。
最後結果就是武林各派兩敗俱傷,朝廷在後漁翁得利。
此事的結局便是淳于璟暗暗推舉出武林盟主,以武林盟主為武林人代表,和朝廷立下契約,互相都達到了一種平衡。
淳于璟從頭到尾都藏在幕後,武林中人極少數知道內情,大部分都認為當年武林門派之爭是順勢而為的發展。
實則那都是淳于璟搞出來的人禍。
“知道是臣動手的就那麼幾個,確定了來自武林便好查了,臣在暗處還佈置了人……”
越是知情的人便對淳于璟越畏懼,因為他們自身,無法做到隻身一人就能攪動武林腥風血雨。
這樣的人將武林玩弄於鼓掌之中,又能在朝堂上翻雲覆雨,就是因為知情,他們才知道淳于璟有多麼可怕。
一環扣一環的計謀讓人無力反抗,便是到了最後大家都知道里面有些不對勁了,走到那步,已然沒了退路,騎虎難下只能繼續做下去。
陰謀陽謀過後,看似武林和朝廷互不打擾,實際上武林已經低了朝廷一頭。
劇情冊子是以朝廷為中心,所以對於大反派闖蕩武林這段沒有過多描寫,後期有提過也是一筆帶過。
蘇若聽淳于璟說得輕描淡寫,但她知道,當時一定驚險萬分。
之所以追問江湖人的情況,就是因為蘇若怕淳于璟那不在乎的態度用到這上面,現在聽完對方的講述,知道淳于璟已經準備了應對之法。
她心裡鬆了口氣
大反派是個玩命的賭徒,看劇情冊子裡的介紹蘇若都忍不住咋舌的程度,許多事情他都是以自身為餌,一個不小心就會喪命的情況。
大反派對此樂此不疲。
蘇若不得不防,她不想陪他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