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房內,看著護國衛的侍衛們跟在旁邊忙活,淳于璟走到孫不究跟前問著。
聽到淳于璟這般溫和的口氣,孫不究眼底劃過詫異,不氣了?
想必是和太后在房間裡說了什麼,太后娘娘若是挺過這關,大福氣是真的在後面,孫不究心裡再次這般想著。
要知道他跟在攝政王身邊這些年,沒見過哪個人將攝政王惹怒後,輕飄飄幾句話就讓其消氣的。
換句話說,能讓萬事不放在眼中的攝政王生氣,也是很不容易。
但太后娘娘做到了,讓攝政王生氣這點,他若是努努力,其實也能做到,但若是氣消就不行了。
最重要的是,氣消了後,還過來關心他製藥如何。
這是關心他嗎?不,這是關心太后娘娘!
“這些藥上火燻蒸半個時辰就行了。”
以毒攻毒的藥材要求不高,所以準備起來不難,人若多做的也快。
重要的是在以毒攻毒的過程中,他要用銀針一處處封鎖穴位,將毒性控制在一定位置讓它們“自相殘殺”,他本想今日白天再好好琢磨用何等針法。
現在已經來不及了,只能按照昨晚預設的去下針。
淳于璟頷首,隨即便去院中坐著,沒有拿書也沒有拿公文摺子,面前放著一壺冒著熱氣的茶,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一旁暮風收回視線,那日先帝死的時候,主子也是在院中這般坐了半日,面上無悲無喜。
可此刻的主子,眉眼間卻帶著一絲凝重。
暮風仰頭看了看天空,心中默默祈禱,希望太后娘娘無事。
很快半個時辰就到了,孫不究前往蘇若臥房給她施針。
見只有孫不究一人前來,蘇若問攝政王在哪裡。
“攝政王在院中涼亭等您醒來。”
一句話聽的蘇若不明所以,隨之孫不究用了麻沸散,蘇若很快沒有知覺昏了過去。
孫不究開始在蘇若的頭上施針,之所以說難度極高,就是因為所有銀針都需要點在頭頂穴位,一分一毫都差不得。
除了身邊有兩名宮女在,其餘人都被譴在了外頭,護國衛自發為蘇若守著院子。
所以人都在為蘇若默默祈福,希望太后能夠好起來。
孫不究不知道,在他下了第三針後,蘇若就死了。
準確地說,是在他將毒注入蘇若體內,她就死了。
蘇若不是個病秧子,卻是個萬分嬌氣的。
雖然從小被養在山中道觀,但那也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小時候的蘇若不懂,認為這是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