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科舉,朕向各位承諾,每一個考中的學子必然是靠著自己的真才實學,投機取巧的宵小之輩……”
聽著皇上在前面大聲說著,蘇若眼底閃過欣慰,除了面對攝政王時小皇帝有些拉垮,其餘時間表現還算尚可。
“太后娘娘真是教子有方。”
淳于璟的聲音響起,蘇若扭過頭髮覺攝政王不知何時來到了她的身邊。
教子有方?大反派有點陰陽怪氣啊……
小皇帝說到激動之處,特意讓其他大臣都站到城門前,讓他們看看底下的人,說這些都是未來會撐起大周的脊樑等話。
文人們聽了心潮澎湃,對小皇帝產生無限好感,大臣們雖然心裡一百個不願意,面對皇上的口諭他們只能上前
攝政王哪裡是小皇帝能指揮動的人,他站在原地不動也無人敢置喙。
蘇若則是從上了宮門城前便站在後頭,沒有露面。
現在的情況是所有大臣都站在城牆前視線看著下面學子,蘇若和淳于璟並排站在後頭,一旁伺候的下人目不斜視,對攝政王和太后的“親近”當作沒有看見。
“攝政王謬讚了。”蘇若隨口應著,沒有任何忐忑的樣子。
“今日之事太后娘娘想必費了不少心。”淳于璟抬頭望天,見一隻鳥兒飛過隨手撿起地上的石子手腕一甩,啪地一聲鳥兒落地,蹬幾下腿死了。
這番動靜極小,沒有引起旁人的注意。
蘇若當然看見了,她太陽穴處跳了跳,這是幹嘛?
“鳥兒屬於海闊的天空,但整片天不屬於鳥兒,有時候飛錯了地方就會出現它承受不了的後果。”
淳于璟一番話意有所指,說完對蘇若笑了笑,然後頭也不回走了。
蘇若看向地上的鳥嘴角撇了撇,惶恐嗎?並沒有。她又不是被威脅過,只是可惜了這無辜被牽連的鳥兒。
皇上做主考官一事透過文人學子們的口,很快傳遍了盛京上下,那日小皇帝的講話也被百姓們所津津樂道。
百姓們提起皇上將過往形容他的任性妄為一詞改成了少不更事,紛紛感嘆皇上長大了,看這般性子日後應當是個明君,他們有福了等等話語。
其中有很多是蘇若讓謝厚禮找人帶頭引導的說辭,本身小皇帝做得事就正派,如此運作下,他的名宣告顯變好了許多。
蘇若聽著謝厚禮的稟報,滿意的同時不由得感嘆,男子的身份就是好啊,洗白的難度比她輕鬆了好幾個度。
之前世子那事,蘇若也讓謝公公派人去引導市井流言的風向,想將自己塑造成維護皇上的好太后。
然而失敗了,眾人猜測什麼的都有,就是沒把她往好上面想,這樣的情況根本引不起來。
對比今日的小皇帝,蘇若哪能不眼熱。
她這妖后的帽子真難摘!唯一讓她名聲變好一點,就是之前廣閱樓那事,因為是學子們得到了切實的益處。
蘇若心生感慨,看來她以後想要名聲好些,傳故事的方法是行不通了,還得做實事讓百姓得益才行……
距離那日城門講話已經過了三日,攝政王護國衛這邊沒什麼大動靜,小皇帝每日會到翰林院去,齊敦卸任了主考官,翰林院旁人仍在繼續為科舉做準備。
有皇上親自盯著,再加上齊敦的先例,翰林院內每個人都兢兢業業,做事都要檢查好幾遍生怕再出了岔子。
小皇帝早朝結束後,上午去翰林院,下午去東營,晚上批閱奏摺,從睜眼便開始忙,這幾日他都沒有時間來看球球。
或者說是連抱怨累的空閒都沒有。
蘇若樂得看小皇帝這般,讓花言去送過幾次糕點,養心殿的暗樁也說小皇帝在認真做事沒有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