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這般也不對啊,當年太后娘娘在盛京城內橫著走時,攝政王也在。
那時的攝政王和蘇國師勢同水火,從哪方面看這倆人在一起的可能性,都低到不能再低了,要真看對眼了,或早或晚何至於現在?
話說回來攝政王又的確對太后娘娘很包容,護國衛副將一事大家都聽說了,還有後來的百官彈劾……
縱然官員們一人身上長好幾個心眼,在攝政王和太后這事上也都變得一頭霧水。
不是他們腦子笨,而是得出任何結論來都有明顯的漏洞,根本說不通。
口諭下午傳到恭王府後,恭王妃母子二人次日一早便離了盛京城,據說母子倆一共只帶了兩輛馬車,之前大家都親眼看著恭王妃風風火火為世子準備了五輛馬車。
這回二人在一起還有些奴僕所帶的東西才裝滿兩輛,算是“輕裝上陣”了。
很明顯,和攝政王決裂的恭王妃母子,開始夾著尾巴做人了。
離開時間是早就定好的,周褚清楚記得在八角亭那些人說會來城門口相送,也記得母親說舅舅舅母以及她的好友們都會來,讓他底氣十足地走。
在攝政王傳了口諭後,除了恭王府的下人,那些說來送的人一個都沒有,馬車裡的恭王妃還在罵眾人忘恩負義,說她提攜孃家,哥哥的職位她出了多少力,此刻竟然要和她劃清界限等話。
周褚面無表情,回頭看了眼熱鬧的街道眼底滿是落寞。
是啊,他沒了攝政王的庇護,現在什麼都不是了。
自己很想跑到攝政王府問為什麼,可對方能答什麼呢,自己又期望得到什麼答案?
周褚從嬤嬤口中得知了書鋪一事,便是他一個十歲的孩童,都知道母親這步走得有多昏頭!一切都是自找的,包括他。
如今的情況下,和留在盛京相比他更願意去殺虎口。
周褚上了馬車,聽著母親的咒罵聲他佯裝睏倦躺在馬車裡窩成一團,淚水打溼了衣袖。
“恭王妃母子可有人相送?”
蘇若聽謝厚禮說恭王妃和恭王世子離宮一事隨口問著,對於這二人的下場蘇若沒有任何同情,不過是咎由自取罷了。
按照這母子二人的情況,已然到眼下地步,去殺虎口反倒是個好選擇。
大反派出手果然快狠準!
蘇若以為淳于璟會讓皇上下令,原本二人商討的結果也是讓恭王妃去殺虎口受罪,沒想到淳于璟竟是讓自己的人去傳話,這完全就是雪上加霜了。
此舉無疑在告訴眾人,恭王府今後和攝政王府沒有任何情分可講了。
即便三年後恭王妃母子回來,盛京內也沒了他們二人的位置,恭王府以後和那些掛著爵位虛名外強中乾的家族沒什麼兩樣了。
除非周褚在殺虎口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想起那個上下一邊粗,打起架來頗有虎勁兒的胖世子,雖然機率很小,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無一人相送,就連恭王妃在盛京的孃家人,她親弟弟都沒有來。”謝厚禮不禁有些唏噓。
隨後他又說道:“關於恭王妃母子離開一事,朝臣私下有諸多猜測,不過今兒中午大理寺傳出了王寨勾結恭王妃抹黑攝政王和太后名聲的訊息,眾人明白了緣由,此事便過了。”
當然,大理寺沒將勾結恭王妃說的那麼直白,含糊說了句京中女子,但大家一打聽就知道王寨依附的誰,再看攝政王的口諭,眾人就清楚怎麼回事了。
眾人想了一晚,心中有個猜測便否定一個猜測,最後聽了王寨這訊息才覺得合理。
原來是這樣的!
不過……
攝政王和太后當真沒關係?
雖然此事翻篇了,但關於太后和攝政王的關係,所有人在心裡不禁打上了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