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湛轉過身,抿了抿嘴唇,似不知如何開口,點點頭,又在燕喃面前走了兩圈,“東遼使臣來了大梁。”
燕喃驚訝地看向他,東遼使臣來大梁,關她什麼事?
這個爹為何對她吞吞吐吐。
“這些日子。”梁湛也不知該怎麼說,“你出門注意一些,尤其小心別遇到東遼人。”
“為什麼?”燕喃眨了眨眼,梁湛看起來很重視這件事,但她遇見東遼人會怎麼樣?
梁湛嘆口氣,他是不是該提前告訴燕喃,可她會信嗎?
燕眉便不肯信他,不對,是信了一部分,結果卻鬧成這模樣……
他看了看榻上靜躺的燕眉,鄭重道:“總之,你聽爹的,小心一些便是。”
燕喃狐疑著點點頭,卻想見見東遼使者究竟會如何?
轉眼到了六月二十五,殿選。
大梁數十年來頭一次武舉殿選,考慮到午時日頭太盛,安排於辰時在金池園的跑馬場舉行。
元府幾乎一大早全體出動,包括元太師,親自出馬給元崢壓陣。
大梁朝的武舉何時有過這樣的盛況?
進入殿選的三十名武進士家眷都能入場中觀賽,而此次的武舉人選中,不乏元崢、唐二少這樣的勳貴子弟,也有文準、俞五這樣的富賈之後,是以觀戰的人群,帶著眾多丫鬟小廝護衛,隊伍格外壯大,把跑馬場圍了個嚴嚴實實。
跑馬場旁邊丹墀殿臺之上,是官家所在,旁邊依次坐了忠親王、崔相、劉渭、唐侯、梁少宰,再往下是六部尚書,及樞密院和兵部一眾人。
殿選和省試比法不太一樣,雖說名次好不好,主要還看殿選時官家看得順不順眼,但其比法卻更加花巧。
只分三項:馬術、擊木球與擂臺賽。
元崢打定的是引起忠親王注意,但不引起劉渭和官家注意的主意,馬術一項展示了基本的動作,並未耍太多花巧,功夫卻也紮實,中規中矩下了場。
其他人倒還好,唐二少不由多看了他幾眼。
在唐二少看來,元崢今日的表現,還不如那日他征服那受驚的狂暴馬匹厲害,這是臨場發揮緊張了?
接下來的眾人的表現,和那日省試也差不多,在官家面前更為盡力耍各種花式。
最出乎元崢意料的是相闊海,別看他那麼大個子,在馬背上騰挪轉移卻靈巧得很,顯是對馬背很熟。
元崢估量著,此人確實有幾分真本事,看來劉渭是費了力才找來這麼一個乾兒子替自己撐場,說明他也意識到了忠親王崛起所帶來的威脅。
唐二少的表現也不錯,但比相闊海來還是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文準一貫的高調,且完美。
不愧是出身在西北經營馬場的文家,不但馬背動作難度高,加上他高大個子,動作做起來利落漂亮,不斷引起現場一陣一陣歡呼,連永寧帝在臺上也看得頻頻點頭。
擊木球是考箭術,用無頭鈍箭,擊落放置在遠處木樁上的木球擊落。
木樁擺成特殊的陣型,考驗應試者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快將全部木球擊落。
元崢以為這一輪又是文準穩贏,沒想到最短擊落全部木球的卻是相闊海,這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