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崢手心有些汗,面色絲毫不變,恭敬道:“在崔府藏書館中看過。”
開封府人人皆知元四爺與崔相府十一爺是一對兒至交,元四也常去崔府玩耍。
而崔更崔丞相,是出了名的收藏癖,不管是詩書經義,還是古琴寶弓,凡是風雅之物,都在崔相的收羅之列。
是以崔府的藏書館,各種珍本多若翰海,若是全大梁只剩一本《尉繚子》,說在崔相府上,眾人也必定是信的。
“這書,你能看懂?”元大老爺震驚之情溢於言表。
元崢點頭,“以前不敢說,小侄雖不喜經義,但看兵書,便如天生會懂一般。不僅此書,小侄書房中的《孫子兵法》、《六韜》早已讀熟,還在崔府略讀過《虎鈐經》、《紀效新書》等兵書,是以看懂此書並非難事。”
“從前看這些書只為玩耍,此次去過北地,見過北蠻兇殘,大梁弱兵瘦馬,百姓流離,國土不保,才對這些書中奧義有了更深體會。我對科舉實無天分,所以…”
他頓一頓,看向元太師堅定道:“從今往後,孫兒會更勤學兵策兵論,以武報國。”
他一番話有七八分真,以前的元四爺也確實會翻些三十六計的話本子,此番表明心跡,正能試探元太師對元四的從武之路,到底是什麼態度。
元二夫人聽得一臉焦灼,兒子這是幹什麼?要造反?
竟然直接說要以武報國!
完了完了,一頓板子跑不了了。
眼見元太師臉色沉沉,急得直捏帕子。
“哼!豎子大言不慚!”元大老爺冷著臉,“你以為會些拳腳功夫就能報國?”
元二老爺笑著瞟了大哥一眼:“嶸兒不說了嗎?他還看了不少書呢!”
元大老爺恨鐵不成鋼地瞪了元二一眼,“慈父更敗兒。”
燕喃偷偷一瞟元太師,見他若有所思地拈著長鬚,過了良久,方輕描淡寫說了句:“嗯,崔府上藏書甚多,你有機會就多看看吧。”
元二老爺一臉驚喜,兒子沒捱罵?
元大老爺一臉不解,老四沒捱罵?
元大夫人端坐如鐘,這是訊號,說明太師已經放棄了逼老四的科舉之路,改求其他門道。
元二夫人大鬆一口氣,眼角眉梢都是得意,悻悻然瞟了元大夫人一眼。
她就知道,兒子心思一旦用在正途上,定能闖出條路來。
“看書,總是好的。”元太師似是解釋,似是教導,看元崢的眼神閃過一抹異色,放下手頭茶盞,“先開筵吧。”
元府教養極嚴,用膳佈菜期間,不僅謹遵食不言,連碗碟湯勺相碰的雜音都聽不見。
只不過菜品……
四喜丸子、溜白菜、醬爆三寶、糖衣山藥……最隆重的當算一盆羊蠍子。
也太過家常了一些,這可是太師府為迎四爺歸家的家宴!
燕喃漸漸肯定了自己方才的判斷,太師府,是真沒錢。
用完膳,上了消食茶,眾人才又開始暢聊。
元二和元三圍著元崢問個不停,對他這一個多月去了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好奇不已。
元崢只說想去幽州參軍打北蠻,後見戰場兇險又歷經千辛萬苦,幸得阿南所救跑了回來。
又引來元大老爺一頓嚴厲訓話,從魯莽說到不孝,再說到前程。
燕喃端起熱茶輕抿一口,一眼撇見元太師悠哉悠哉拈著長鬚自顧自點茶,混沒把眾人所說的話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