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崢字字如金石之音,聽得馮瀟耳中“嗡嗡”作響,呆呆楞在原地,額頭開始冒汗。
死路……
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任何一句能反駁元崢的話。
真的是條死路?
燕喃亦聽得心驚肉跳,對元崢的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他並不是虛言恐嚇。
她記得,在那個世界的二十一世紀學歷史時,也有某個朝代,經濟富庶卻軍力衰弱,終究亡於外族。
傳承千年的漢統文化就此遭遇浩劫。
廳內一片死寂。
半晌,馮瀟才艱難轉過身來,緩緩扶著椅把坐下,深吸一口氣,吩咐一句,“給元四爺,看茶!”
幾名持槍護衛這才“唰”收起長槍,站往門口。
燕喃鬆一口氣,知道元崢已經掙得了這位城主的信任。
馮瀟端起茶盞飲了一口,徐徐抬起眼來,語氣已經放緩,“四爺言之有理。可如今大梁兵弱君庸,外族虎視眈眈,就如你所說,大梁是隻肥羊,圍著它的,卻是一群狼。如此下去,大梁遲早都會亡於外族。”
元崢點點頭,向馮瀟一抱拳,“城主所言甚是。所以元某懇請城主,強衡水,強冀州,成為北蠻與大梁的第一道屏障。”
馮瀟啞然失笑,“衡水是兩國共管之地,大梁與北蠻互相猜忌都來不及,又如何能成為屏障?”
按照北蠻與大梁的協議,幽州送給大梁,位於幽州與冀州邊境的衡水城一帶,便屬於兩國共管之地。
元崢嘴角輕抿,“城主可知為何北蠻要讓幽州由漢人管制?”
馮瀟沉吟,“他們怕漢人反。”
元崢踱步到椅旁坐下,緩緩道:“他們並不怕,鐵血鎮壓,是北蠻人的拿手手段。”
“那是為何?”馮瀟挑起眉。
“鎮反容易,只是,漢人若都死了,誰來種地耕田?誰來養蠶織布?誰來造瓷琢玉?”元崢目色森然,“他們非常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僅是漢人的土地,更想要漢人的財富與漢人的認可!殺雞取卵、不如養雞下蛋。”
“所以。”他看向馮瀟,“城主大人可利用北蠻與大梁都看重衡水這一優勢,不妨在他們兩者間稍作搖擺,以爭取更有利於衡水城的條件。一旦衡水強大起來,他日北蠻若還想進一步南下,城主可有更多的選擇。城主放心,這不僅不是聽命於北蠻,反而是借北蠻之力,為衡水百姓造福,也是為城主謀更好的出路。”
此段參考北宋歷史上的宋遼共管地制度,章說中細解)
馮瀟神色一動,深深思索起來。
他並不是優柔寡斷之人,要不然也不會在短短月餘就做出反梁的決定。
深明白元崢所言,字字不虛。
北蠻的野心,東遼潛藏的野心,江南河東的安逸,都是他不曾考慮到的實情。
走到這一步,本就是走投無路所逼出來的,如今元崢一番話,不僅剖析了天下形勢,明白指出此路不通,更點明瞭一條無需流血的光明大道。
借兩國之力,強衡水!
兩條路相比,根本無需糾結。
可是,站在這條船上的,不止他一人……
又隔許久,燕喃已喝完兩杯茶,馮瀟方抬眼看著元崢,眼神已與最初大相徑庭,“四爺目光深遠,所慮周全。其肺腑之言,馮某受益匪淺。”
“事到如今,馮某也不再隱瞞。大蟒山那邊,以前是有窩賊匪,後來被我帶人剿了。如今那些人,本都是幽州的散軍,弟兄們看得起我,來衡水尋個生路,他們對北蠻與大梁均恨之入骨。四爺,可有把握說服他們?”
果然是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