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守誠一開始並不理解其中的意思,於是只好耐心等待。
這一等,就把他自己都等老了。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太宗發五萬兵馬,命宰相殷開山親自領兵,前往江州擒賊,說是為了洗涮當年的一段冤屈。
袁守誠與侄兒袁天罡一同卜算,發現自己等人苦等多年的“答案”,竟與此事有一定的關係。
於是袁守誠也跟隨著去了。
然後他在江州見到了玄奘,霎時間恍然大悟:就是他!
而之後“劇情”的發展,果然如他們所料:玄奘自從為父親洗刷冤屈、親手殺死了仇人劉洪後,就真正地剃度出家了。
之後玄奘憑藉從小在佛寺中的見識,加上出乎常人能理解的機敏,只在短短几年之內,就名揚天下,成為了當世佛家最傑出的弟子。
甚至有很多比他年長一兩倍的老僧,也都願意來請教他的佛理。
期間,袁守誠和袁天罡數次想要與玄奘接觸,但每次都因為感受到玄奘身側有“人”監視,而不得不放棄念想。
再者,他們二人屬於道,玄奘是佛,雖然大唐境內的佛道之爭並不明顯,但也憑白製造不出讓他們私下會面的理由。
於是叔侄二人一合計,決定換個方式。
他們瞭解到,位於長安城旁的涇河之中,或有一位仙神存在。
於是袁守誠化身算命先生,為漁人張稍指點,藉此引起涇河中的龍神的注意。
同時,他們多方打聽後知道,當初玄奘之父陳光蕊之所以能保持身體十八年完好不損,是因為身前救過東海龍王一命。
而那東海龍王,是被陳光蕊放生的一尾金色鯉魚。
於是袁守誠又給漁人張稍額外附加了一個任務:若是有捕到金色鯉魚,便送過來。
如此兩手準備,雖然依然宛如大海撈針,但最後的結果卻是不差——涇河龍王果然上鉤了!
當涇河龍王從漁人張稍的口中聽聞袁守誠的神異後,就懷疑這可能是一個覺醒了微薄意識、能納取靈蘊入體的人族修士。
原本天庭中有佈下天規,但凡發現這種人族修士,就要送到天庭去。
當然,肯定不是上天為仙了。
涇河龍王作為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雖然不曾上天,但也隱約知曉一些:天庭之主名義上是玉皇大帝,但實際上卻是太上老君,而太上老君,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將各種生靈甚至犯錯的神靈煉成丹藥。
想到這,涇河龍王就覺得有些冤屈:明明是自己找到的人族修士,卻得送給他人處置。
而後,涇河龍王也不知著了什麼魔怔,貪念大起,居然將袁守誠的身份隱瞞了下來,甚至還旁敲側擊地教授了他一些修行之法。
至於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豬嘛,當然是養肥了過年再吃了。
而後,袁天罡趁李世民祭天之時,在祭天之物中,悄悄加上了涇河龍王徇私舞弊的訊息。
天庭果然震怒,對這種明目張膽地觸犯天規的行為表現出零容忍的態度,四大天王中的南天王親自領兵前來。
雙方在涇河中展開了一場極為慘烈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