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遊說
傷筋動骨一百天,竇懷望骨折不到一個月, 離康複的時日還很遙遠。不過總算熬過了最痛苦的日子, 畢竟此時沒有止痛藥, 任何傷勢都只能硬抗。為此他大半個月吃不香睡不著, 整個人瘦了好有三圈, 看起來十分憔悴。
胡三娘坐在兒子床前,眼腫如爛桃。皇家與別處不同,正經出府建衙的皇子, 很難再居於後宮。偏生後宮妃嬪想出宮更是千難萬難,沒有皇後管平波的批條, 非性命攸關的要緊時刻, 她連後宮的院牆都邁不出來,更遑論正經出宮看兒子了。好容易等竇宏朗在宮外養到康複, 她才哭著求到了出宮許可, 來昭王府探視兒子。
竇懷望精神很是不濟,沙啞著嗓子安慰母親道:“太醫看的及時, 不過稍作休養, 必不致殘疾的。”
胡三娘抽噎道:“便是沒有殘疾,做妹子的打哥哥, 便算了不成!?你阿爺只顧著怕老婆, 連兒子都不要了!我們娘倆個怎地那般命苦!”
竇懷望苦笑:“媽媽,阿爺不怕老婆, 又怎樣呢?”
胡三娘聽得此話,登時大哭:“兒啊, 你得爭氣吶!你可知道,姓管的欺負我也便罷了,連姓練的都在內廷耀武揚威,全不把我放在眼裡。叫你從我肚子裡爬出來,是我對不起你,可他們著實欺人太甚!我好歹是你阿爺的妃子,珊瑚那賤蹄子就敢以下犯上,媽媽的日子過不下去了啊!”
侍立在旁的昭王妃林晉如垂眸不語。所謂世家,乃世卿世祿之家。如今雖比不得古時什麼五姓七家,然代代能出官宦的人家,自是底蘊非凡。作為林家長孫,林晉如與其表姐鄭榮妃、顧敏妃一樣,有著超乎常人的政治敏銳度。從甘臨縱馬行兇那日起,應天的氛圍隨之一變。
先前轟轟烈烈的昭王黨,瞬間零落成泥,除了自家這等不好掉頭的,幾乎都倒向了寧王。跳梁小醜不值一提,然而祖父在朝中的形式,確實開始艱難。惠妃想要兒子爭氣,他兒子拿什麼爭氣?寧王有赫赫揚揚的母後,昭王除了長子名分,還有什麼?奪儲本就非朝夕之功,如此急切,豈不是恰好做了人家的墊腳石?擔憂的看向丈夫,希望他能沉得住氣才好。
胡三娘什麼尿性,竇宏朗心知肚明。不便親自來看兒子,亦不想給病中的兒子平添煩惱,遂只短短的批了兩個時辰給胡三娘。宮妃出行,儀仗擺開,慢吞吞的走動,路上就得耗一個多時辰的功夫,到了竇懷望跟前,說不得兩句話,就有內侍催促道:“娘娘,該回宮了。”
胡三娘眼淚直飈:“怎麼她能鎮日在軍營裡跟野漢子廝混,我出來看看兒子都不成了!”
內侍唬的臉色煞白,皇後多有錢你知道麼?有錢能是鬼推磨你知道麼?滿屋子太監宮女小廝丫頭,有多少人是皇後的耳報神你知道麼?幾個沒攀上管平波的內侍兩股戰戰,好端端的攤上這麼個主子,他們真是想死的心都有。
林晉如閉了閉眼,平複了情緒,才恭敬的道:“妃母,依兒媳之見,想是聖上惦記殿下的病情,盼著您早早回宮問詢。妃母若是想同殿下好生說話,明日兒媳便侍奉殿下入宮盡孝。”
胡三娘既聽不懂官話,亦聽不懂應天話,分辨了半日才勉強弄懂林晉如的意思,沒好氣的沖林晉如飈了幾句巴州話,林晉如卻是一臉茫然,婆媳兩個整就是雞同鴨講,把胡三娘氣個倒仰。到底不敢違抗竇宏朗,悻悻然的走了。
回到宮中,胡三娘少不得往竇宏朗跟前哭訴兒子如何消瘦、如何委屈。竇宏朗亦是大病初癒,聽見她哭鬧便煩。時至今日,他已是想起當日忽然想立太子,全是胡三娘挑唆。縱然怪不到女人頭上,他心裡依舊很是不爽。朝堂的暗潮湧動他看在眼裡,越發痛恨那起兩面三刀的小人。唯一的好訊息,便是甘臨的蠻橫,致使跳梁小醜們總算想起了比攤丁入畝更可怖的土改,漸漸安生下來。順風順水容易叫人放鬆警惕,朝中戳著個管平波,讓他們長長腦也是好的。
五月間提出的攤丁入畝,至今日才在朝堂上吵出結果,先從潯陽開始試行,繼而江淮,再吳郡,最後才到江南,勉強算是江南黨的勝利了。林望舒從沉重的政務中脫身出來,坐在回家的馬車中假寐。就在差點睡過去的當口,感覺馬車忽然急停,登時把他從夢中驚醒。緊接著馬車簾子被掀開,露出個精緻的面容來。
林望舒一個激靈,睡意全消。但凡官員,皆有儀仗。便是在京城多有收斂,以首輔之尊,前呼後擁少不了。竟有人悄沒聲息的靠近了他的車廂,到底是何來歷?
窗簾落下,隨即門簾輕動,方才在馬車窗外的人閃身進來,俏皮的眨眨眼:“林首輔好呀。”
林望舒瞪著眼前身形靈巧的美人,好半晌才緩緩開口:“姑娘莫不是要攔轎喊冤?”
美人一雙媚眼,猶如秋水,嬌嗔道:“奴家數次投貼,皆無回應,才出此下策。首輔大人萬別惱了奴家才是。”
林望舒淡淡的道:“姑娘尋老朽有甚指教?”
美人笑道:“想請首輔大人吃個茶,不知大人肯不肯賞臉?”
林望舒道:“何時何地?”
美人道:“憑大人做主。”
林望舒便隨手指了指外頭:“當街尋個茶館,怎樣?”
美人點頭:“好。”
林望舒便喊外頭那幾個險些被驚呆的小廝,叫他們就近停找看著幹淨的茶樓停車。應天城內尚算繁華,茶館不少。林家僕人找的自然不是那等三教九流進進出出之所,而是停在了個十分雅緻的茶坊前,請林望舒與美人下車。
走進茶坊,要了個包間。林望舒熟絡的吩咐夥計要了壺上品龍井,又點了七八碟細點。待到茶點上齊,夥計退出屋內,林望舒才四平八穩的開口:“這家茶坊的點心在應天數一數二,姑娘可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