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外戚
楊興旺跟著太監,從外頭躬身走進了坤寧殿。
見禮畢, 於廳中垂手而立。
管平波笑道:“有些日子沒見, 你尋我有事?” 楊興旺自然不是無聊來串門的, 再則按理學的規矩, 宮妃輕易不得見外臣, 不過是楚朝初立,各色規矩不嚴格,內務府大臣才能在後宮行走罷了。
難得遇見管平波在宮內, 楊興旺心裡早打好了腹稿,不緊不慢的笑道:“自古以來都是男主外女主內。
內務府亦在宮中, 一應事物, 該由娘娘統管才是。”
管平波道:“這話怎麼說來?便是原先在巴州老家,你這外管家也只聽阿爺的話, 媽媽可管不到你頭上。”
楊興旺忙陪笑道:“娘娘的話, 小人不敢答言了。
別處不知道,按我們巴州的舊俗, 家裡大事小情, 哪件不由堂客做主呢?” 管平波笑笑沒說話,依陳朝舊制, 皇後的地盤極小, 嬪以上的升遷都沒有多少話語權,對外更是兩眼一抹黑。
楊興旺無非是來示好, 不過她的門下也不是人人都收的,且看楊興旺能帶來什麼籌碼。
楊興旺見管平波不主動開口, 頓時鬱悶了。
他此番是來求救的。
內務府主管宮廷內衣食住行,天下至富不過天家,人世間的各色尖兒都得奉與聖上享用,一如當年竇家的君山銀針,是為貢品。
這裡頭能做手腳的地方數不勝數,後世有“樹小牆新畫不古,此人必是內務府”的俗語,說的便是誰入了這處,立等就能暴發,素來是朝中數得上來的大肥肉。
胡三娘盯了許久,硬塞了一堆孃家親戚進去,他險些被擠兌到了牆角還不算什麼,如若被管平波當成了胡三孃的人,那可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須臾,管平波依舊毫無動靜,楊興旺不敢叫她再等,忙不疊的從袖中掏出份名錄,恭敬的呈到了管平波的面前。
管平波接過來開啟一看,乃內務府十司人員構成,竟是哪司都有姓胡的,看的她忍不住笑出了聲,由衷的贊了句:“胡家真是人丁興旺!” 楊興旺腹誹,誰家宗親裡找不出幾十個人來?然而胡家當真無甚人才,去不了別處,可不就可著他坑了麼?旁人或許不知,他楊興旺一個老人,怎會不知管平波的兇殘?當年做小老婆就做的比旁人家的宗婦還囂張,胡三娘根本就不敢在她跟前喘口粗氣,現如今她做到了皇後,胡家想把她扔過牆,做你孃的春秋大夢! 楊興旺在四面楚歌中,決定博一把三代富貴,毫不猶豫的投誠了。
只聽他道:“當著娘娘說句掏心掏肺的話。
小人原先只是個內管家,打理著家裡太太奶奶們吃飯裁衣的小事。
只因命好,有幸跟了先皇,冷不丁的披上了官皮,當起了老爺。
為此小人心裡時時不安,生怕有哪處做的不周到。”
說著話鋒一轉,“論理,內務府由舅爺們看著是好事,可也得正經舅爺吧?這偏房的舅爺烏央烏央的擠滿了內務府,要天下人如何看殿下呢?恕小人仗著臉面說話直,娘娘也太賢良了些,老奴都有些看不過眼了。”
管平波:“……”知道你是在拍馬屁,可是賢良兩個字您老是不是用錯了地方…… 楊興旺偷眼看著管平波,試探著道:“娘娘,你看,管家的舅爺們都在京,要不要……” 管平波有一瞬間的茫然,楊興旺也算熟人,便直直問道:“哪個管家舅爺?” 楊興旺:“……” “啊!管釗和管剛?”管平波猛的想起她還有孃家來著,吹了聲口哨,“呦呵,他們還活著吶?不錯哈,亂世裡頭,命挺大的。”
楊興旺再次:“……”好半晌才找回了自己的聲音,故作惶恐的道,“看娘娘說的,既是舅爺,怎麼著我們也得照應好啊。”
管平波斬釘截鐵的道:“你沒舅爺。”
楊興旺啊了一聲。
管平波淡淡的道:“我被賣當日,就與管家恩斷義絕。
你就當我是石頭裡蹦出來的好了,不用巴結些莫名其妙的生人,巴結了我也不認。”
楊興旺震驚的看著管平波。
管平波似笑非笑的道:“老楊叔,你再拿看胡三孃的眼神看我,趁早自己滾蛋,休讓我把你從內務府大臣上頭掀下去,免的面上不好看。”
楊興旺嚥了咽口水:“那個,娘娘……這……” “我是個記仇的人。
於女人家而言,賣進窯子裡,跟殺人差不離。”
管平波勾起嘴角,慢悠悠的道,“有人斷我臂膀,我尚且要屠其三代償命。
有人要取我性命,依我的性子,該當如何?” 楊興旺的冷汗唰的就下來了。
管平波替譚元洲報仇,可不止宰了竇元福祖孫三代,次後趁著竇家混亂,竇向東身在應天鞭長莫及,直接派兵佔領巴州,將竇家幾百年盤踞的君山島據為己有,徹底吞下了蒼梧全境。
從此竇家留在蒼梧的族人皆被奪田抄家,上下哀嚎一片。
有能耐跑來應天的還好,留在蒼梧的哪個不是戰戰兢兢看母老虎臉色過活? 最令竇家絕望的是,縱然是留守於巴州的不敢朝甘臨身上招呼,然虎賁軍攻城架橋之速度,行刺調兵之狠戾,亦讓竇家族人駭然。
再往前追溯,潘志文叛變,管平波亦是先殺王洪,後奪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