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同志
譚元洲輕笑:“鶴州還是蒼州?”
管平波起身坐到譚元洲身邊,用力的拍著他的肩道:“好默契!”
“去你的!”譚元洲笑罵, “蒼梧都被你跟老爺子吃的差不多了, 用你的話說, 叫做腳趾頭都能想到了好麼!”
管平波笑問:“你覺得打哪裡好?
譚元洲道:“蒼州吧。鶴州邊上是黔安, 暫沒什麼價值。蒼州以南卻是嶺東, 自古商貿繁盛,如今還有海運。從來是朝廷歲入的大頭。我們先打下個前哨也是好的。”
管平波點頭道:“我正如此想。你不知道,嶺東有一處半島, 與瓊崖郡隔海相望,可産一物名喚椰子。”管平波比劃著道, “這麼大個, 外殼堅硬,卻有一處薄弱, 拿刀子一挑, 插根吸管進去便可吃裡頭甘甜的汁液。這不算什麼,它有兩層殼, 頭一層堅硬, 可以用來做釦子,厚薄剛好, 比木頭的耐磨損, 又比竹子的好加工。此外還能做容器、燒製成炭。這些也罷了,都是小巧。要緊的是第二層, 名喚椰蓉,可以榨油。旁的不論, 可食用油脂卻是極要緊的戰略物資。”
譚元洲問:“多不多?不多也戰略不了什麼。”
管平波笑道:“那得去瓊崖郡尋去。”
譚元洲亦笑道:“得先跟土人打一場。”
“打什麼呀!”管平波道,“原先中原人過去,頤指氣使,非要教化人家,人家自然反感。尤其是還弄一套什麼禮義廉恥。禮義廉恥說白了是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保障族群長遠發展的玩意。中原有中原的禮義廉恥,土人有土人的禮義廉恥,人家幹什麼聽你的?
就如我們在石竹,哪有什麼教化官員?唱唱歌追追妹子,官話就溜的飛起。瓊崖也是一樣,縱然民風不同。我們先不與他們說誰為主,且說服幾個首領,只管在那處設廠收椰子做生意。有了錢財利益,他們自然而然的跟著你跑。說實話,我們坐了天下,那處偏遠至此,是很難管到的。幾代人的事,我們這一代人能把生意開張就不錯了。”
譚元洲搖頭道:“想不了那麼遠。我們首先得把自己的地盤砸下來。說來我想知道,你為何不欲與竇家起沖突?竇家雖不至於隨意挑釁,然潭州歸屬不明,是很難發展起來的。一地富庶,不單是城中建設的事。轄區農田無人耕種,米價就會瘋漲。再怎麼開拓商路,沒吃的就是沒吃的。
管平波道:“你說的有理。我改日寫封信告訴老爺子在潭州遇到的情況。而後你這邊主持清理荒田,引流民重新落戶耕種。城內的叫花子不少,閑在那裡我們沒好處,他們更要餓死。幾個大地主暫不去動他,省的更叫老爺子起疑。”
譚元洲皺眉道:“動了老爺子只怕也是裝死。”
“老譚吶!”
“嗯?”
管平波笑嘻嘻的道:“竇家龐然大物,吞下去費力的緊,故我們得有些耐心。”
譚元洲問:“怎麼說?”
“老健春寒秋後熱,老爺子越發精神不濟了。他還能活幾年呢?他等不起,我們等得起。何必在他活著的時候做絕?他活不過我們,但可以在臨死之前埋地雷。把張和泰等人放出去自立門戶,不就能給我們添許多麻煩了麼?”管平波笑道,“你們啊,就沒有一個人能陪著我玩玩陰謀的,真是……叫我怎麼說?”
譚元洲道:“攪混了水竇家也落不著好。”
管平波道:“被我摘了果子,竇家照例落不著好。還不如放出張和泰等人,沒準有點香火情,能護竇家傳承。權勢不要了,小富安康總能夠的。山頭多就容易彼此牽制,一家獨大竇家才會斷子絕孫。可站在我的立場上,張和泰等人團在竇家,他心態不會膨脹。到時候我接手,他不過是從老主人到小主人手中。他若先被放出去,嘗到了當家做主的滋味,還肯聽話麼?譬如你我,這不就把竇家扒拉來扒拉去的算計嘛!”
聽管平波一說,譚元洲頓時瞭然:“怪道老爺子不停的攢土地。他竟是做了兩手準備。進奪天下,退做地主!未算勝,先算敗,你們爺倆異曲同工吶!”i管平波搖頭笑道:“所以我們怎麼蹦躂都沒關系,不能在他眼皮子底下動大地主的利益。你可知道,我們的土改,動的是帝國的根基。一鏟子下去,三綱五常都只剩半口氣了。譬如兒子的土地是我們分的,可不是父親手裡繼承的。如此兒子何須在對父親言聽計從?
又有,女子的口糧,是她自家地裡長的,男人想吃飽吃好,倒要依仗她的田土,夫綱如何能振?我們私底下說的話,果真攤在世人面前,只怕天下人都要誅殺我。故潭州境內,先佔無主荒田。給老爺子一個障眼法。自古以來開荒括隱都是朝廷該幹的,我一個山寨太子妃,幹了怎地?至於梁梅二州,本就沒什麼大地主,我又缺糧。極端時候還屠城呢,我在小地方下手狠一點,想來他能理解。
譚元洲忙道:“等下,你方才說的三綱五常。莫不是分了田後,連孝都不講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