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打仗之人,行禮多半簡陋。
為了預備搬家,製衣組趕出了兩個旗隊的軍用揹包。
裡面有格擋,可分門別類的放置物品。
行軍最佔地方的便是鋪蓋,管平波早把老虎營的鋪蓋改成了睡袋,並在尾部安裝了目型扣,睡袋對折,從頭往尾部滾成圓筒,扣上目型扣,直接就塞入了揹包裡,比打行李包方便多了。
一群年輕的漢子興奮的試著揹包,沒到集合時間,管平波並不拘束他們。
便是軍營,也得有張有弛,不適當的放鬆發洩,憋到最後難免出問題,還不如一開始就別繃太緊。
此回韋高義跟隨管平波去駐紮百戶所,正與留守鹽井的石茂勳道別。
管平波走到近前,笑著拍拍韋高義的肩,發覺一不留神間,這孩子已經長的比她高了。
韋高義笑眯眯的問:“營長有何吩咐?”
管平波伸手替韋高義解開右邊肩章上的扣子,把揹包的背帶放入肩章下,再扣回釦子,然後左邊也這麼來了一回。
韋高義看著自己的肩,張大了嘴。
管平波把韋高義帶到平日裡演戲表演的高臺上,吹了聲竹哨,吸引眾人的注意,才道:“所有人把背帶固定在肩章下,以後行軍皆是如此。
有了肩章的固定,背帶不會滑下肩膀,翻山越嶺時幹擾會影響到最小。”
眾人恍然大悟,紛紛道:“原來肩章不獨是看等級,還有這等作用。”
一眾人嘻嘻哈哈,直到竹哨聲再次響起,且連響三下,眾人皆安靜下來。
管平波立在高處,斂起笑容,肅穆道:“列隊!”
韋高義跳下臺子,跑回旗隊長的位置。
一二旗隊立刻整整齊齊的排成了方塊。
而後管平波宣佈:“以鴛鴦陣為單位,魚貫而行。
但遇戰事,就地列陣。
一旗隊一小隊先行,行軍途中不許交談,一切看旗隊旗幟。
有違令者,先行記錄,至百戶所懲罰。”
訓話畢,兩名旗隊的旗手擺正本旗隊之旗,皆為黑底白字,上繡旗隊番號。
緊接著紅、藍、白、黑四面中型旗擺好,此乃指揮旗,紅為前、藍為左、白為右、黑為後。
最後,象徵主將中軍的黃旗高舉,同時象徵老虎營的老虎旗並列。
一旗隊與二旗隊的隊旗跟著舉起。
而後紅旗升高,磨旗三週,指向前方。
號聲吹響,指引兵士行走的望竿高舉,韋高義大喝一聲:“齊步——走!”說畢,率先踏出步伐,一個跟著一個踏上土路,往百戶所進發。
管平波身處隊伍中段,有四名親衛隨侍在前後。
親衛皆由最先跟隨她們入石竹的巴州人中選出,分別是李修傑、魏海、蔣安、呂大。
四人原先為小隊長,主動報名參加的親衛選拔,因出身與身手皆佔優,故做了親衛。
論起近身格鬥,韋高義等人還更強些。
然而管平波現在缺人缺到發慌,是無論如何也不捨得拿他們當親衛使的。
跟在管平波身後的,是騎著毛驢的陸觀頤與劉奶媽。
劉奶媽懷中抱著甘臨,搖搖晃晃的睡的正香甜。
再往後則是阿顏朵與含紫鵑在內的後勤人員。
雲寨百戶所將是他們長期呆的地方,故特特帶了修繕、製作武器的鐵匠、木匠與磚瓦匠。
至於養殖、紡織、製衣、編織則盡數留在了鹽井,待安頓下來再酌情調老練的組員至百戶所任組長,招募雲寨左近的人補入後勤。
管平波的計劃便是如此,到一個地方,皆要選入一些當地人,利用其關系把老虎營的好處與理念往當地擴散,但又不能全用當地人。
文明尚且容易被同化,何況小小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