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趕集
管平波沒說太多, 陸觀頤是她要培養出來做管理層的,不能似那群半大的不識字的孩子一樣, 把道理掰開了揉碎了說。
對陸觀頤的要求,從一開始就不同。
從古至今,打仗打的都是後勤。
現在她沒有後勤壓力,是因為依附著竇家。
早晚有一天, 她得自己承擔後勤, 她得有自己的左膀右臂與堅實的班底。
她在尋求機會,竇家更是蓬勃發展, 而寶座卻只有一個。
古代與現代是截然不同的生態。
在管平波的前世, 條條大路通羅馬,行行都能做狀元。
可做首輔,亦可做首富;可入伍,亦可上學。
那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 無窮多的生路, 擇一而行即可。
在古代則不然。
即便追隨明君奪得天下,隨之而來的是卸磨殺驢。
趙匡胤確實值得稱道, 不是仁術,而是他用經濟手段迫使將軍們不得不屈服。
可千古也只有一個趙匡胤,她是竇家次子妾, 無論她有軍功還是能在經濟上有建樹,竇元福都不會容她。
但做一個看人臉色過日子的小老婆,又是她決計不能忍的。
更逞論竇向東未必成事,若被旁的勢力奪得先機, 她更需自保。
世間沒有哪件事是有利無害的,沒有竇家做依仗,她都未必能在亂世中活下來,至少沒有竇家,就沒有鴛鴦陣。
她養活自己就已經千辛萬苦,根本不可能一開始就能養得起二十五個人。
但只要借用了別人的平臺,便不得不捲入紛爭。
既不得不有紛爭,與其將來手忙腳亂的顧頭不顧尾,不如自己成為最強的那一個。
至少她可以盡力避免卸磨殺驢,因為來自未來的她,從來不覺得皇權有多麼至高無上。
不過是另一個版本的,生産力決定生産關系而已。
陸觀頤沉默著,她有些彷徨。
她當然是有本事的,琴棋書畫針黹女紅。
可這些到了底層,一點用途都沒有。
她還不如雪雁能飛快的做衣裳。
管平波因戰鬥力被人重用,而她卻不可能學得會管平波的本領,與那群孩子一起學都不可能,因為她是個跛子。
緩慢的走動才勉強能掩蓋,一旦跑動,必然一瘸一拐。
堅強與毅力又該如何才可展現在世人面前?
管平波拍拍陸觀頤的頭:“不急這二日,慢慢想。
明日初五趕集,我們瞧熱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