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裘四海的千呼萬喚之中, 陳決一隊人終於到了北平城。
皇上給陳決配了一隊精兵, 也已然抵達北平等候陳大人。
百人的精兵, 雖然對於彭大將軍在北方經驗數十年的根基和勢力, 但是也能保陳大人的安全了。
運氣好的話, 應該也能護送著陳決逃回京中。
裘四海愁的滿腦袋黑捲毛都灰白了不少, 人在畏死的焦慮中, 很容易快速衰老下去。
可憐的裘縣令, 只因為兢兢業業的做縣令,就領到了這樣趕死的差事。
當今誰還不知道, 這世上最不好惹的, 就是北邊大將軍彭濤呢。
什麼懟天懟地的陳大人啊, 那都是溫柔純良的好男兒好嘛。
徐廷在北平只呆了半天, 就帶著五個身手高強的護衛,騎著最矯健的駿馬,離開北平,偷偷朝著西邊大營而去。
西疆,定西將軍徐飛雲是徐廷的父親。
小將軍徐浙, 是徐廷的大哥,徐家嫡出大兒。
這才是徐廷此次北上, 最核心的原因。
調動西疆戍邊軍北上壓制彭大將軍——這也是陳決最後的殺手鐧。
即便,西軍來援是逼不得已的手段,也未必能來的及時, 但總歸仍是陳決至今, 最拿得出手的籌碼了。
一百精兵, 在幾萬大軍面前,怕是不怎麼夠打的。
可援軍何時能來,並不是他能決定的。
甚至,為了不讓彭濤發現陳決的殺手鐧,他和徐廷之間,最好少用書信往來。
到了彭濤的大營裡,他只怕只能自求多福了。
陳決帶著裘四海檢查軍糧的時候,心裡愈發沉重。
彭濤的軍隊,也是皇上的軍隊,如果能不損傷軍將士兵,就能將彭濤收服那該多好。
可惜……這種天真的想法,在六歲以後,陳決就不敢有了。
彭濤之患不除,就算拿到彭濤陷害閔大人的證據,又能怎麼辦?
皇上仍舊無法耐他何。
走出糧倉,陳決扭頭對裘四海道:“挖個坑,將糧食藏入坑中,留三車糧,剩下的全換成沙。”
“是摻沙,還是純粹的……一袋子都是沙子?”裘四海皺起眉,忍不住反問道。
“我說話你是聽不懂嗎?”陳決冷聲說罷,抬腳便上了馬車。
裘四海被嗆的說不出話來,摸著鼻子好一陣緩神兒。
陳大人……陳決……真是名不虛傳。
……………………
押運糧草是件辛苦差事,尤其是在北方。
民風彪悍,即便是軍營和城鎮之間,也有山匪敢出動。
官兵們圍剿一次,只要沒殺淨,過上一兩年,又來了一群人,繼續搶東西。
好在陳決帶著的一百來人,非常有威懾力,劫匪們遠遠觀望了下,就全都滾了。
陳決一隊人老遠就看見了,也未搭理,直接拐過去,進了東北大營。
進了彭濤的營地,已經是從北平出發後第十五天。
他被彭濤的副將迎進營帳,將彭濤的另一位副將,留給了膽戰心驚的裘四海。
裘四海不得不咬著牙帶著該副將去檢查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