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陳決眉頭皺起,眼睛微眯。
張塘臉猛地漲紅,忙擺手,“不是不是,我是在想——在想李小的哥哥,那個……要不要起個衣冠冢。”
陳決臉色也並沒有好轉,反而更沉了幾分。
張塘卻默默舒了口氣。
沉吟片刻,陳決才冷著聲道:“未找到那人的屍體,就說明他沒死,給活人建冢,閑的嗎?”
說罷,陳決板著面孔,帶著一陣風,出了正堂。
張塘看著陳決的背影,肩膀便垮了下來。
搞了半天,陳大人竟還不願意接受李聿已死的事實嗎?
還是……大人真的相信那人都那樣了,還有的活啊?
搖了搖頭,張塘回到自己案桌前,發起了呆。
擁有馬匹坐騎的愉悅暫且被擱下,他抽了一張紙,在上面開始隨便寫了幾個名字。
劉田平,大理寺少卿,滅門。
肅王,親手殺死自己的妻兒,以謀害多人罪被抓。
趙知方,戶部尚書,唯一的嫡子死了。
兵部方尚書,次女死。
葛榮,吏部尚書,兩個女兒受難。
內閣劉大學生,小女兒自殺。
九門提督張明磊,失去右臂。
……
張塘突然想起了上一次朝野動蕩,那還是十九年前的閔家案。
戶部尚書閔大人家,滿門抄斬……
現如今,又是京城頭幾品的大官家裡依次出事。
尤其肅王和劉田平……
抿住唇,張塘將毛筆放在硯臺上,想到:當今朝野之中,與閔家案相關的,就有七位大人——
當初是劉大學生負責抄家。
肅王陪同劉大學生,親執。
劉田平作為大理寺少卿,舉證審理。
趙知方取閔大人而代之。
九門提督張都督圍府辦事。
工部錢尚書當初也是攪和在案子中。
還有……
張塘又在紙上寫了兩個字:彭濤。
朝野中的這六個人,能把閔大人拉下馬,無非也還是因著給鎮北大將軍彭大將軍運糧一事,可這運糧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好多人都心知肚明。
當年老皇帝立儲,朝野內外都在結黨私營,拉閔大人下馬的七位大人,恐怕都是一邊的。
這些個當官兒的,也就陳大人一個置身事外,真把自己當個清官大老爺,主持正義,洗脫冤屈,維護律法……
可是,老皇帝年紀也到了,到時候新帝又會怎麼對待陳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