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宇文身上,所有的光芒慢慢隱退,但是身上如同一層金漆一樣,佛陀金身緊緊貼著宇文。
宇文身邊,慢慢的梵音唱起,無數金色文字從虛空誕生,環繞宇文慢慢流動,然後又歸於虛空。
周圍如同璀璨星河一樣,梵文慢慢多了起來,漸漸的,如同金漆脫落,宇文身上一層佛陀光芒慢慢消散,融入了周圍的梵文之中,內裡的宇文慢慢顯現出來,身上如同換了一層面板一樣,變得細白光滑,如同嬰孩一樣。
連帶著一同帶走的,還有宇文身上所有的雜質,體內如同被過濾了一樣,看不見一絲雜質。
另外,那些漸漸剝離的金色光芒也在慢慢凝聚,化作了一道道金色身影,每一個影子,都是宇文的樣子,但是又有不同。
這就是宇文修煉的相,當所有金色褪下之後,宇文身邊足足有四萬八千相環繞著飛行,慢慢的,所有的相超脫而上,朝著宇文頭頂匯聚而去。
所有的相再度慢慢連線凝聚,慢慢的變小,四萬八千相慢慢合為一體,一尊大佛出現。
這尊大佛,正是宇文體內的佛陀!
宇文睜開眼睛,佛陀同樣也睜開眼睛,腦後的怒目金剛也睜開眼睛,似乎是互相看著,又彷彿是看透寰宇,宇文一指點出,佛陀同樣一指點出,兩根手指碰觸在一起,佛陀再度化作金色流光,進入了宇文體內!
閉上眼睛,修煉還未終止,宇文體內的佛陀依舊,但是四萬八千相已經消失了,或者說已經融合成為了佛陀的軀殼,此時宇文的力量大增,金光四溢,無數力量自佛陀誕生,流向四肢百骸,鑽進每一絲肌肉,每一個毛孔!
慢慢的,宇文身上金色光暈如同環繞山巔的雲霧一樣,慢慢飄動,周身毛孔如同呼吸一樣,將這些雲霧吸收進入體內,在體內運轉。
此時,宇文的體修終於大成了,而伴隨著宇文體修的大成,佛陀金身也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修佛!
從修相到修佛,最大的變化就是,一尊佛的誕生,這尊佛是所有佛的起點,也是最為強大的佛,始名為本佛。
自本佛之後,宇文要選擇的是,修行五臟佛,以五臟為根基,修煉佛身,以臟器所在為廟堂,祭煉佛心!
這一步的五佛,跟分別對應五行,於佛道來說,更應該說是五菩提。
以佛念生菩提,菩提結佛果,佛果生五佛,這就是修行的第二步。
到了第二步,宇文的修行有了區別。
五佛自然是五菩提而生,五菩提因為五臟所屬分為了五行,所以五佛也有區別。
本身而言,先修煉任一佛都沒有硬性要求,但是五佛卻有了各自的能力,心佛為火,御使火法,能夠更多的偏向增加宇文佛法的攻擊力,也就是宇文攻擊的時候有附加屬性的意思。
肝佛為木,能夠增加宇文身軀的韌性,以及手上之後的恢復力。
脾佛為土,增加宇文的力量跟體質,毋庸置疑。
肺佛為金,能夠增強宇文金身的能力,增加力量。
腎佛為水,增加人的恢復能力,以及速度。
這一干的佛,各自加強的方向都有不同,宇文自然是要好好選擇的。
但是在這之前,五佛所在,因為本佛的誕生,已經有了菩提苗了,也就是有了佛根,伴隨著不斷修行肯定都會有所增長,宇文能做的,就是用功德信仰之力,作為肥料,灌注給五菩提,讓他們其一加速成長。
最後,語文在五佛之中,還是選擇了脾佛,在宇文看來,自己的優勢就是在防禦力上面,所以,脾佛的增加體質跟力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