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分鐘過後,拿出一雙筷子,輕輕戳進肥肉裡面,要是輕易能戳進去,說明可以撈起來了。葉八妹將整塊野豬肉撈了起來,煮過的燻野豬肉色澤金黃,肥肉呈現透明,瘦肉為黑褐色,散發著濃烈的香味。
葉八妹拉出砧板和菜刀,舀了三勺水將砧板和菜刀沖洗幹淨,然後將野豬肉切成沫。緊接著將鍋裡的水倒掉,到肉到鍋裡,等油發出‘滋滋滋’聲後,快速將幾十個雞蛋打進鍋裡。
由於油放得多,雞蛋液遇熱起泡,輕輕鏟上幾鏟,變成了好看的金黃色。家裡的雞蛋都是從袁君家帶來的家養雞蛋,滋味新鮮,吃著有營養。
等到雞蛋熟了,葉八妹將豬肉沫倒進鍋裡,慢慢攪拌幾下,隨後倒進切好的韭菜。韭菜越炒越香,特別是當韭菜伴著燻肉炒的時候,更是香得人口水直流。
袁君和葉國民被香味引著走進廚房,袁君湊過去吸了吸鼻子,感嘆道:“好香啊,老姐姐,你做菜就是香。”
葉八妹往鍋裡灑下一把鹽,夾了一塊子韭菜送到袁君嘴邊,笑道:“你給嘗嘗夠不夠味。”
袁君張嘴吃下,燙得捂著嘴巴說不出話。葉八妹看她不停甩頭,逗得咯咯笑個不停,邊笑邊道:“燙的話就吐出來。”
袁君猛搖頭,好不容易將嘴裡的東西吞進肚子裡,哈著氣道:“好吃,特別香。”
葉國民也被饞得口舌生津,他湊了過去,拉了拉葉八妹的手撒嬌道:“奶奶,給我也嘗嘗。”
葉八妹倒過筷子,用筷子頭夾了一筷子菜,吹了吹,吹涼後送到葉國民嘴邊。葉國民張嘴吃下,好吃得眯起了眼睛,邊咀嚼邊道:“好吃,特別好吃。”
葉八妹就喜歡看別人一臉享受地吃她做出來的食物,拿過木盆將鍋雞蛋炒韭菜裝了起來,捧著木盆走進正廳。
將木盆放到桌子上,葉八妹從櫃子裡拿出玻璃瓶和手電筒的燈罩,玻璃瓶用來擀麵團,電筒的燈罩用來印餃子皮。
她拉開蓋著面團的布,掐了一團面團出來,往桌上撒了一把生面粉,揉了揉麵團,然後用玻璃瓶將粉團擀開,擀成薄薄的一張面後,用燈罩印出一張張餃子皮。
她將印好的餃子皮放到桌邊,撒上生面粉。
三個人中,袁君和葉國民都是手殘黨,倆人都不會包餃子,只能眼巴巴看著葉八妹擀餃子皮,擀完餃子皮後包餃子。
葉八妹拿起一張餃子皮,夾了兩筷子雞蛋炒韭菜到皮上,兩隻手輕輕一捏,一個肚子滾圓的餃子就出來了。在徐水村,餃子除了叫餃子外還有一個俗名叫元寶,只因餃子肚子滾圓,看起來像古時候的元寶,故而俗稱為元寶。
以前年三十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元寶拜神,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寶成為了餃子,六七十年代,有幾年村裡人吃不起餃子,故而取笑了年三十包餃子的媳婦。
包完幾百個餃子已經是夜幕時分,看一眼天色,葉八妹扭頭問道:“老姐妹,你家幾個今晚還回來吃飯嗎?”
袁君笑道:“不回來了,他們每年都在親家家裡吃了飯才回來,不用給他們留飯。”
葉八妹點頭表示明白:“那我們煮水餃吃?”
比起蒸餃,她更喜歡吃水餃,水餃軟綿,一口一個,比蒸餃好咀嚼。
袁君沒說好也沒說不好,而是問道:“你家的呢,今晚回不回來吃晚飯。”
葉八妹聳肩道:“都回,他們幾個的孃家從來不留人吃飯。他們估摸在回來的路上了,我將一小半餃子水煮,一大半用來蒸。咱們沒牙的吃水煮的,他們有牙的吃蒸的。”
葉八妹的牙一顆不缺,不過袁君大牙掉了幾顆,門牙略有松動。
葉八妹端著餃子走進廚房,燒了兩個灶臺的火,一個灶臺用來蒸餃子,一個灶臺用來水煮餃子。
在煮餃子的時候,她囑咐葉國民看火,而她則去做拌醬。
從倉庫拿了十幾塊生薑,拿了酸辣菜的配料,然後將酸辣菜的配料倒進鐵盆裡,拿出小刀將生薑的皮弄幹淨,用菜刀將生薑剁成沫。
將生薑沫倒進鐵盆裡,倒進半碗生抽,半碗醋,幾勺食鹽,攪拌均勻後放著醃製。
臨近六點半,葉大壯幾兄弟陸陸續續回家,每個人的臉上均帶著笑意。
看他們回來了,葉八妹朝屋裡喊了一聲:“餃子好了,來個人幫忙端餃子。”
春秀和紅梅走進廚房,春秀接過葉八妹手上的一大盆水餃,笑道:“娘,我來端。”
她端著水餃,轉身往外走。
紅梅見葉八妹手裡沒東西了,忙拿起灶臺邊的蒸餃,端著笑嘻嘻往外走。
葉八妹端著拌醬跟在後邊,到了正廳,放下鐵盆,喊道:“吃餃子咯,都坐過來。”
眾人紛紛落座,一人舀了一碗餃子,一碗拌醬後邊吃餃子,邊聊了起來。
紅梅一向是個話多了,她往拌醬裡沾了沾餃子,咬下一口餃子,邊咀嚼邊道:“這次回孃家倍有面子,我姐他們看我左手一條肉,右手一條魚,背上揹著醬菜,都眼饞得不行。以前都是我羨慕她們,今年好了,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總算讓他們羨慕我一回了。”
肉、魚和醬菜是葉八妹給幾個媳婦的年禮,每個媳婦的年禮都一樣,誰也不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