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文重重點頭,剝開一顆奶糖,送到葉八妹嘴邊。
“奶奶吃。”
葉八妹見還有四顆,便張嘴含住奶糖,這時候的大白兔奶糖量很足,一入口,裹在外邊的白色塑膠紙立刻融化,味道甜甜的,香香的。
她拿起一顆大白兔奶糖,剝開糖紙,放到葉國文嘴裡。
由於大白兔奶糖太大,葉國文的嘴容不下,他只好捏著大白兔奶糖的一端,小口小口地舔著奶糖。
他添了一會,眯起眼睛說道:“奶奶,糖糖很好吃。”
葉八妹問他:“剩下三顆別一次吃了,要留著一天吃一顆知道嗎,不然牙裡面會長蟲子。”
葉國文搖了搖頭:“文文不吃,剩下的爹和娘一顆,六叔和六嬸娘一顆,七叔和七嬸娘一顆,文文一顆,奶奶一顆,沒了。”
葉八妹抱著他親了一口,心裡非常高興,六七歲的孩子最是貪吃,葉國文能想到把好吃的東西留給自家爹孃和叔叔嬸嬸,實屬難得。
中午時分,葉八妹拿了上一年夏天醃製的鴨爪包開始做午飯。
鴨爪包又叫臘鴨爪幹,臘鴨爪幹的製作方法很簡單,用鴨腸子將鴨爪,鴨肝,鴨心之類的內髒綁在一起,加上調料醃製幾天後拿去風幹。
風幹的鴨爪包很硬,風味獨特,可以用來做湯和熬粥。
村裡人都喜歡用鴨爪包來熬粥,鴨爪幹的味道很濃鬱,只需要用一個鴨爪包,加上一把芥菜就可以熬一大鍋滋味鮮美的鴨爪包菜粥。
她先去廚房拿了木盆,將鴨爪包放到木盆裡,然後倒入熱水。
家裡的鴨爪包因為是去年吃剩下的,味道變得不太新鮮,需要用熱水泡上一泡,去除表面的陳舊氣。
泡半個小時後,用剪刀將鴨爪包外層的鴨腸剪開,細細清洗裡面的鴨爪,鴨肝,鴨下巴和鴨心髒等,洗幹淨後才用刀將鴨爪包剁碎。
盡量剁碎但是又不能太碎,太碎了會混到粥裡不容易找出來,容易噎到。
她手腳麻利地剁完一個鴨爪包,洗了洗菜刀和砧板,拿過旁邊洗好的芥菜切成段。
芥菜很苦,要是做菜的話需要過水,然後用井水泡上半個小時才好吃,但是用來熬粥的話卻不需要如此,可以直接入粥。
葉八妹要做的鴨爪包芥菜粥很簡單,只需要將大米淘洗一遍,加入油和鴨爪包攪拌幾下,隨後加入大量的水下鍋煮。
等到鍋裡的水煮開了後,放慢火熬上幾個小時,將粥煮得粘稠後放下芥菜,再熬煮十來分鐘,就可以吃了。
鴨爪包芥菜粥將鴨爪包和芥菜這兩樣食材中鴨爪包的香和芥菜的苦充分融合,熬出來的粥味道十分香,幾米遠都能聞到其中的香味。
熬粥的過程中,葉八妹去了一趟儲物房,拿了一把粉條出來,家裡的粉條是夏天新做的粉條,色澤米白,口感軟糯。
她重新燒了一鍋熱水,將粉條放進鍋裡,煮軟後撈了起來,用井水泡著,隨後將鍋裡的水倒掉,放了一勺豬油,倒進昨晚剩下的一竹簍韭菜,快速翻炒。
等到韭菜炒得變成翠綠色後,灑下幾把鹽,隨後倒進粉條,繼續翻炒。
她做的這道菜叫韭菜炒粉條,冬天的時候大多數蔬菜長得不好,不過韭菜卻長得不錯。
粉條金貴,韭菜沒價,起初用韭菜炒粉條不是為了粉條好吃,而是為了省點粉條,用大量的韭菜炒粉條,既能吃飽還能剩下不少的糧食。
粉條是用薯粉製作而成,不過徐水村的粉條和其他地方的粉條不太一樣。
其他地方的粉條可能是將薯類食物磨成粉,然後再製作成粉條售賣,而徐水村的粉條是先將番薯磨成粉,然後將番薯粉和糙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兌好,加入水攪拌成粉漿,再將粉漿倒進蒸籠裡蒸成粉,放涼後切成條,放到太陽底下曬,曬上十天半個月,就曬成了粉條。
徐水村的粉條本就是蒸過的,從本質上來說是熟食。以前農忙的時候,因為要趕時間,大多數人家中午都不回家吃中午飯,而是帶上一把粉條,然後在田邊燒一鍋水,將粉條放進水裡煮一煮,加入油鹽就能吃了。
簡單來說,徐水村的粉條和河粉很類似,只不過在製作上比河粉粗糙而已。
空氣中彌漫著韭菜的香味和鴨爪包的香味,葉八妹拿起一把蔥,掐掉蔥頭,舀了一勺水洗幹淨後,將整棵蔥切成沫灑進粥裡。
臨近十二點,她用盆裝起冬蘭和紅梅的午飯放到鍋裡蓋著,然後將剩下的食物裝進籮筐,等著春秀回家。
過了不久,春秀回到家,喊了葉八妹一聲後,挑起扁擔去給葉大壯等人送午飯。
春秀挑著東西走到前頭,葉八妹領著葉國文、提著水壺走在後臺。
到了田裡,春秀放下扁擔,到旁邊洗了洗手,然後開啟籮筐,拿出裡面的鴨爪包芥菜粥開始分粥。
舀了八碗粥後,她扭頭朝田裡喊:“當家的,吃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