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輝道:“有兩件事,第一件事,漁場開辦的那個救助基金目前已經救助了第一批人,共十人,最多每人每月救助了三百元,最少每人每月救助二百元,錢雖少,但給所救助的人幫助不小,這救助活動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稱贊,所有救助的人聯合給漁場送來了錦旗。”說完他亮出錦旗。
錦旗上繡著:家庭有難漁場出手救助,錢雖少但能解燃眉之急。
楊華接過錦旗高興道:“曾輝你這金點子為漁場爭得榮譽,不錯不錯,要繼續下去。”
曾輝笑著:“是要繼續下去。我們辦企業不光想著自己贊錢,也應該想著長期救助十裡八村困難的鄉親,我們幫助那些困難鄉親不圖回報,只是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楊華笑著:“你這個觀點是對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們幫助了他們,目前他們不會幫助我們,因為我們目前不需要幫助,當我們需要幫助時,他們自然而然會出手相助,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人義道德。”
曾輝道:“第二件事,我家的養豬場的生豬已經臨近出欄,可是銷路仍舊沒有落實,我想利用一星期的時間為養豬場跑跑銷路,你看行嗎?”
楊華很爽快道:“行。”
曾輝離開了漁場經理室。
楊華將錦旗掛在醒目之處,好讓眾人都看見,這是漁場的榮譽。
不久,曾生根走進漁場經理室,他一眼就看見那錦旗便問:“楊總你這錦旗繡得不錯化了多少錢?”
楊華聽了這話後有些不高興便道:“這可是得到我幫助的人聯合贈送的。”
“漁場相助過困難戶這事我怎一點不知曉?”
“這事是曾輝一手操辦的,他也許是不想驚動村幹部便秘密行動。“
“這事真的辦啦?”
“沒辦村民會聯合贈送錦旗給漁場。”
“這是好事曾輝不該瞞著村幹部。”
“曾主任你找我有事嗎?”
“聽李冬花說曾軍來漁場經理室拜訪過你?”
“是的,曾軍的拜訪我很預外,我與曾軍素不相識。”
“曾軍只單單是拜訪你嗎?”
“是的,我與曾軍沒什麼可說的。”
“原來如此。”
“曾主任你來找我就為這事?”
“不,我來漁場看看,順便與你聊聊,對啦,漁場這錦旗的事我得上報到鎮政府這可是好事得宣揚宣揚。”說完曾生根走了。
楊華皺了皺眉頭道:“看來曾森林失蹤的確與曾生根有關,這必然存在一樁懸案,這事我有必要弄清楚。”
說實話這樁懸案若真的水落石出,曾生根必死無疑,那李冬花就可以楊華長期過情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