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等二柱嬸和胖嬸兒跟奶奶講完了搬家的事情以後,傅楚窈又笑眯眯地對二人說道——
“二位嬸子,將來我城裡的館子開張了,還要煩你們二位在山上多給我撿點兒菌子和竹筍之類的。要是將來有條件,幫我多喂幾頭豬吧,養魚養雞鴨養兔子也是可以的。”
二柱嬸與胖嬸兒聽了,對視了一眼,問道,“那些……私人也能養啊?”
傅楚窈認真點頭,“都讓在城裡開館子了,為啥不能養?到時候我和大壯叔也說上一聲,等到政策下來的時候,你倆可別輸給了別人啊!”
“哎喲,要是能開放,讓自個兒養雞鴨的,那多好!想吃雞吃雞,想吃蛋吃蛋……搞得現在啊,吃啥都得偷偷摸摸的,可誰不知道……哪個家裡沒有偷偷摸摸的養了雞?”胖嬸怨道。
傅楚窈捂著嘴兒笑了起來。
二柱嬸卻心思縝密。她一直都覺得這對祖孫倆就不是應該呆在鄉下的人,果然,她的猜測可不就成真了?
再想想,方婆婆厲害,但阿窈更厲害不是?
——人家一個才十五六歲的小妹子,就已經闖過省城了,現在還要去縣城開館子!
所以,好好跟阿窈搞好關系……以後吃肉喝湯的、才有前途啊!
於是二柱嬸說道,“阿窈啊,你們新家在縣城哪兒呢?不如搬家的時候,我們一塊兒跟著去看看?認個門兒?以後咱們也好走動走動,是不是?”
傅楚窈笑眯眯地說道,“成啊!”
對於傅楚窈來說,反正她是打算發展二柱嬸和胖嬸這兩人供貨商的了。所以,等帶著她倆進了城,再告訴她們細節,到時候讓她們兩家幫著搞種植和養殖……
梁家村這一帶地肥,搞種植和養殖是肯定可行的。
而她的藥膳館也能保證銷路,簡直是兩全齊美的事兒!
隔了一天,傅楚窈又去了一趟梁大壯家裡。
其實她挺討厭梁家人的,尤其是梁大壯。
但也有很多事是繞不開梁大壯的。
所以,她索性裝作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只是很天真地跑去跟梁大壯說了,奶奶要帶著她和南瓜仔、大黃搬家去城裡的事兒。
早在前些時候,政策就已經放開了。
這一年來,生産隊長梁大壯被叫去鄉裡、鎮上、甚至還去過城裡開會,就為著要貫徹中央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工作重要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所以,傅楚窈不去生産隊上工,也不領工分,梁大壯也無話可說;甚至傅楚窈做出了決定,全家都搬到城裡去……梁大壯也沒攔著,就問了問她們祖孫倆去城裡幹什麼。
聽說想進城裡去開個小館子賣點兒湯湯水水的,梁大壯也就沒吭聲了。